輝達市值突破5兆美元後市還會漲? 華爾街分析師這樣看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美股周三,輝達收盤上漲近3%,成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5兆美元的上市公司,也讓其穩居全球AI革命的核心地位。
輝達周三股價一度漲超過5%,觸及212.19美元美元的歷史新高,收盤輝達上漲2.99%,報207.04美元,市值為5.04兆美元,今年以來漲幅超過50%。
自2022年11月ChatGPT問世以來,輝達股價已上漲約11倍。ChatGPT的推出被視為推動AI產業進入新成長階段的核心引爆點,相較之下,自2022年11月以來,標普500指數上漲約70%。
輝達從晶片製造商轉變為產業締造者
在輝達市值站上5兆美元之後,未來輝達股價是否還有上漲空間?財聯社引述外媒彙整分析師對輝達市值跨越5兆美元里程碑後,對股價後市走向普遍仍持正面態度,以下是分析師觀點。
英國知名金融服務供應商Hargreaves Lansdown的高級股票分析師Matt Britzman:輝達市值突破5兆美元不僅是里程碑,更是一種宣言,這家企業已從晶片製造商蛻變為產業締造者。「對那些認為自己錯過了時機的投資者,即使市值達到5兆美元,這檔股票仍不算太貴。市場低估其發展機會的規模,輝達還是布局AI主題的最佳標的之一。」
美國金融顧問公司Bokeh Capital Partners的首席投資長Kim Forrest:「輝達完全配得上這場勝利巡演。目前看來,巨大的AI泡沫似乎還遠未到破裂的時候,我們才會看到這樣的結果:一家價值5兆美元的公司,因為它生產的是推動AI周期發展的產品。數據中心建設的需求似乎十分旺盛,而這一需求一次又一次地指向輝達。」
 
                                                            輝達能否擴大收益取決大型科技公司資本支出
全球知名金融服務供應商Pepperstone的高級研究策略師Michael Brown:「過去24小時內,對輝達而言一切順利,昨天宣布所有這些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而且執行長黃仁勳給出非常穩健的指引,他談到未來5個季度將有5000億美元的業務。」
他說,輝達能否進一步擴大這些收益的關鍵驅動因素之一,將取決於這些大型科技公司的資本支出預期。如果像第2季那樣,資本支出再度大幅成長,其中大部分顯然會用於輝達的晶片,其漲勢就絕對沒有理由偃旗息鼓。
美國金融服務公司B. RILEY的首席市場策略師Arthur R Hogan III:「這一里程碑強化一個事實,即這家晶片製造商在AI革命的階段顯然是贏家,重要的是,輝達的市值飆升伴隨著合理的估值。該公司的股價是未來12個月預期收益的35倍,毛利率高達70%。」
他說,雖然在歷史背景下,5兆美元的里程碑似乎令人難以想像,但這一成就的背後,是該公司在所有指標都實現超預期表現,同時與行業內所有關鍵參與者達成戰略合作,並成功因應複雜的政治環境。
 
                                                            AI產業非真正泡沬因為有基本面支撐
全球知名的線上交易平台Capital.com公司資深市場分析師Daniela Hathorn:「推動輝達股價上漲的因素,一方面是整體市場的樂觀情緒與狂熱氛圍。目前不僅是輝達,各大股票指數也在不斷刷新歷史高點,我認為這並非偶然。背後是一系列基本面因素的共同作用,即通膨壓力緩解,以及貨幣政策寬鬆前景。」
他表示,我們正經歷一場由AI驅動的資本支出熱潮,具體展現在晶片領域及硬體和雲端基礎設施領域。因此,當前的成長並非單純的周期性反彈,而是具備結構性成長邏輯的長期趨勢。從某種程度上說,人們所討論的AI泡沫,其實並非真正的泡沫,因為它並非沒有基本面支撐。
瑞士瑞訊銀行的高級市場分析師Ipek Ozkardeskaya:「輝達有達成更多交易的巨大潛力,比如與諾基亞的合作,問題不在於輝達是否會建立新的合作夥伴關係,而在於下一個合作方是誰。他們正在向海外擴張,我們認為這種國際化佈局將有助於緩解市場對『業務循環性依賴』的擔憂。」
美國線上經紀公司TradeStation全球市場策略主管David Russell表示:「這只是多年來逐步累積的成果的體現。這波牛市並非憑空出現,它源自於黃仁勳及其對專用處理器的長期願景,後來演變為推動AI革命的晶片技術。我認為,正如20世紀90年代個人電腦興起時,微軟和英特爾引領科技熱潮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