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蔣尚義:AI應用擴展至其他領域「會更轟轟烈烈」 留意後進者迎頭趕上

出版時間:2025/11/06 13:18
財經 產業脈動
李宜儒 文章
鴻海董事暨訊芯-KY董事長蔣尚義。李宜儒攝 zoomin
鴻海董事暨訊芯-KY董事長蔣尚義。李宜儒攝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鴻海董事暨訊芯-KY董事長蔣尚義今(6日)表示,人工智慧(AI)是下世代驅動半導體需求成長的力量,未來AI應用產品會更多元化,擴展至其他領域,「會更轟轟烈烈」。

摩爾定律走到物理極限 台廠領先地位恐受挑戰

不過蔣尚義也提醒,隨著摩爾定律走到物理極限,台灣在晶圓製造、半導體封裝等領先地位,將會受到挑戰,讓後進追趕者有機會迎頭趕上。

蔣尚義上午出席遠見高峰會,分享AI時代下半導體產業展望。蔣尚義指出,AI是繼網路、個人電腦(PC)、智慧型手機之後,下一世代帶動半導體產業需求的主流驅動力量。以往PC、手機等多以單一產品帶動市場需求量,AI世代則是以基礎建設和資料中心設施為主,真正的AI應用還沒真正浮現,就已經帶動新世代半導體龐大需求。

布局小晶片應用AI時代多樣化終端產品

不過目前摩爾定律在半導體先進製程已面臨物理侷限,蔣尚義說,因應未來AI產品應用多元化且需求量大的市場,半導體產業需要積極布局小晶片(Chiplet)設計架構,應用在AI時代多樣化的終端產品,以因應半導體先進製程高昂的設計成本。

蔣尚義建議,台灣半導體產業要持續積極布局半導體系統設計,特別是在封裝領域,現在包括台積電的CoWoS、InFO等先進封裝,設計架構已經不一樣。

半導體業回流美國 美國文化將是關鍵

至於半導體業回流美國,蔣尚義認為,以他自己在美國的經驗,美國文化使得回美國製造趨勢可能很難做,「因為美國老百姓生活太好、不願意吃苦」。

蔣尚義指出,半導體是資本密集產業,新技術推出後的設備折舊是成本關鍵,而機器要維持隨時運作,設備一有問題就要維修,在台灣,如果凌晨半導體廠商打電話給設備工程師,就可以馬上維修,「但在美國,這是做不到的」。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鴻海 # 蔣尚義 # 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