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有片|教宗喪禮25萬人梵蒂岡送別 方濟各永息聖母大殿

國際 熱搜話題
2025/04/26 19:25
張翠蘭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編譯張翠蘭/綜合報導】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4月21日逝世安息主懷,享壽88歲。喪禮於周六(4/26)在聖伯多祿廣場舉行。《知新聞》獲得梵蒂岡授權,為讀者進行中文頻道直播。根據教廷公布的最新數據,超過25萬人齊聚參加這場葬禮。樞機主教團團長巴蒂斯塔雷在殯葬彌撒講道中說,方濟各是「開闊胸懷、深入民心的教宗」,生前面臨近年戰事頻傳「不斷疾呼和平」,多次重複強調應「築橋,而非蓋牆」。喪禮進行了2小時10分鐘,隨後靈柩送往方濟各指定的長眠之地聖母大殿安息。

逾25萬人齊聚梵蒂岡,送別教宗方濟各。法新社 zoomin
逾25萬人齊聚梵蒂岡,送別教宗方濟各。法新社

出生阿根廷的教宗方濟各,21日逝世,靈柩23日遷移至聖伯多祿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3天來共25萬民眾瞻仰遺容,25日晚間8時封棺,26日上午10時(台灣時間下午4時)在聖伯多祿廣場殯葬彌撒。

以下是今日喪禮流程:
△當地上午10時(台灣時間下午4時),喪禮於聖伯多祿廣場開始。91歲的樞機主教團院長雷 (Giovanni Battista Re)主持殯葬彌撒儀式。
△大部分追悼會在戶外舉行,方濟各的遺體最後一次被送回聖伯多祿大教堂。
△下午,他的遺體從梵蒂岡運往約6公里外的羅馬聖母大殿安葬。

梵蒂岡新聞網以11種語言實況轉播這項儀式,讓全球各地信徒陪伴方濟各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知新聞》獲得梵蒂岡授權,為讀者進行中文頻道直播,連結請點擊以下網址:
教宗方濟各喪禮直播網址https://youtube.com/live/Iog2bLQFSvE?feature=share

喪禮進行了約2小時10分鐘。接著靈柩最後一次送進聖伯多祿大教堂,再由靈車越過台伯河(River Tiber)穿過羅馬市中心,途經羅馬競技場,送往方濟各生前指定的聖母大殿(Basilica of Saint Mary Major)下葬。

民眾在靈車沿途夾道送別教宗,不斷鼓掌歡呼。當地官員稱,沿途有3千名志工為送行民眾提供指引、醫療協助和水。

方濟各成為17世紀以來第一位葬於聖母大殿的教宗,也是100多年來第一位葬於梵蒂岡以外的教宗。

教宗方濟各的靈柩,以經過改造的「教宗專車」送葬,沿途經過羅馬競技場。美聯社 zoomin
教宗方濟各的靈柩,以經過改造的「教宗專車」送葬,沿途經過羅馬競技場。美聯社

方濟各的喪禮簡單肅穆,殯葬彌撒中誦唸《詩篇》23篇:

「(大衛的詩。)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至缺乏。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你的竿,都安慰我。
在我敵人面前,你為我擺設筵席;你用油膏了我的頭,使我的福杯滿溢。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直到永遠。」

教徒在方濟各喪禮哭泣。法新社 zoomin
教徒在方濟各喪禮哭泣。法新社

主持殯葬彌撒的樞機主教雷指出,方濟各是「人民的教宗」,對每個人都懷抱著一顆開放的心,他也是一位關注時代徵兆和聖靈在教會中喚醒的教宗。方濟各面臨近年來激烈的戰爭,「不斷發出聲音」呼籲和平。

雷樞機主教引述教宗的話說:「戰爭導致人員傷亡,房屋、醫院和學校被摧毀。戰爭總是讓世界變得比以前更糟:對每個人來說,它都是痛苦而悲慘的失敗。」

雷也引述教宗方濟各生前多次重複的一句話就是:「建築橋樑,而非蓋牆」。

教宗禮儀慶典總監、義大利大主教拉維利(左)4月26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舉行的教宗方濟各喪禮上,跪在靈柩前。法新社 zoomin
教宗禮儀慶典總監、義大利大主教拉維利(左)4月26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舉行的教宗方濟各喪禮上,跪在靈柩前。法新社

■相關新聞:
教宗喪禮︱「教宗專車」送方濟各最後一程 化身靈車穿越羅馬馳往長眠之地
圖輯|全球送別88歲教宗方濟各 一張張哀慟與感懷的臉龐
陳建仁任特使代表台灣出席教宗喪禮 曾被方濟各親口說「我認識」
教宗喪禮︱儀式首次出現中文禱詞 樞機主教以「國語」宣讀四句經文
方濟各成百年首位葬梵蒂岡以外的教宗 墓碑石材來源有洋蔥

教宗方濟各的靈柩送至聖伯多祿大殿前的殯葬彌撒會場。美聯社 zoomin
教宗方濟各的靈柩送至聖伯多祿大殿前的殯葬彌撒會場。美聯社

喪禮儀式結束後,教廷公布,估計有超過25萬人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和周邊地區參加方濟各的喪禮。

2023年1月,約有5萬人參加教宗本篤十六世的喪禮,而2005年,約有30萬人參加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的喪禮。

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徒和國家領袖政要,4月26日齊聚聖伯多祿廣場,參加教宗方濟各喪禮。法新社 zoomin
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徒和國家領袖政要,4月26日齊聚聖伯多祿廣場,參加教宗方濟各喪禮。法新社

儀式開始前,各國政要陸續抵達。這場全球關注的教宗喪禮,約有170位國家元首或政府首長參加。我總統賴清德指派前副總統陳建仁擔任總統特使,出席喪禮。

出席者還有皇室成員,包括英國王儲威廉王子代表國王查爾斯三世出席葬禮,延續2005年時任威爾斯親王代表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出席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葬禮的先例。

簡樸的教宗方濟各捨棄歷任教宗使用的三層棺,選用簡單的內襯鋅木質棺材。美聯社 zoomin
簡樸的教宗方濟各捨棄歷任教宗使用的三層棺,選用簡單的內襯鋅木質棺材。美聯社

葬禮比歷任教宗還簡樸

與其前任不同,方濟各要求更簡樸的葬禮。他早在2024年就改變了長期以來的下葬規則,歷任教宗入殮均使用柏木、鉛和橡木製成的3層棺槨,而根據方濟各的新規定,他選擇了簡單的內襯鋅木質棺材。而根據方濟各的意願,新規則也允許在梵蒂岡外埋葬。

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徒25日趕在封棺前的最後時刻,排隊瞻仰方濟各遺容,聖伯多祿大教堂外長長的人龍。

教廷禮儀長拉韋利25日為教宗方濟各蒙上絲質面紗,準備封棺。 法新社 zoomin
教廷禮儀長拉韋利25日為教宗方濟各蒙上絲質面紗,準備封棺。 法新社
教宗方濟各殯葬彌撒4月26日在聖伯多祿大殿舉行,民眾25日排隊瞻仰遺容。法新社 zoomin
教宗方濟各殯葬彌撒4月26日在聖伯多祿大殿舉行,民眾25日排隊瞻仰遺容。法新社

130國派代表團參加喪禮

而26日的喪禮,根據教廷24日表示:「目前已有130個代表團確認參加教宗方濟各的喪禮。」

經官方確認,26日將出席教宗喪禮的政要包括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伉儷、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伉儷,以及歐洲多國君主及政府首長等。

前副總統陳建仁(前排跪姿者左3)與夫人前往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內,瞻仰教宗方濟各的遺容,表達台灣人民與政府對教宗的哀思。中央社 zoomin
前副總統陳建仁(前排跪姿者左3)與夫人前往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教堂內,瞻仰教宗方濟各的遺容,表達台灣人民與政府對教宗的哀思。中央社

方濟各曾主動說「認識陳建仁」

亞洲國家方面,台灣總統賴清德指派前副總統陳建仁擔任總統特使,赴教廷出席教宗喪禮。

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伉儷亦將出席。

根據中央社,陳建仁於2021年獲教宗方濟各任命為宗座科學院院士,後更被推舉為科學院理事,成為首位獲此殊榮的台灣科學家。他曾六度晉見教宗方濟各,方濟各有次接見陳建仁時,未待幕僚介紹即笑稱「我認識他」。

教宗方濟各喪禮4月26日舉行。美聯社 zoomin
教宗方濟各喪禮4月26日舉行。美聯社

醫療團隊:教宗離世時未受太多痛苦

方濟各下葬後,墓碑僅簡單刻上其名號的拉丁文「Franciscus」,教廷發言人布魯尼(Matteo Bruni)宣布,教宗方濟各墓最早將於27日上午對大眾開放。

根據梵蒂岡日前公布,教宗的死因是腦中風,而方濟各的醫療團隊負責人受訪時表示,教宗離世時並沒有承受太多痛苦。

方濟各家鄉阿根廷的天主教信徒,4月24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主教座堂追思已逝教宗。法新社 zoomin
方濟各家鄉阿根廷的天主教信徒,4月24日在布宜諾斯艾利斯主教座堂追思已逝教宗。法新社

首位來自南半球的教宗

方濟各於2013年當選第266任梵蒂岡教宗,是首位來自美洲、南半球的教宗,也是首位出身於耶穌會的教宗。其實「方濟各」並非其本名,而是他當選教宗後選擇的名號,他本名為喬治馬里奧伯格里奧(Jorge Mario Bergoglio)。

他上任後樹立了謙遜的形象,選擇簡單而非奢華的生活方式,身體力行「為窮人服務的窮人教會」,關注難民、擁抱受壓迫者,被譽為「人民的教宗」。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教宗 # 方濟各 # 陳建仁 # 喪禮 # 天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