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運划船雙金爆亞錦賽選拔黑箱 發文向李洋求救!運動部回應了
【記者陳雍仁/台北報導】划船國手選拔近期爆出爭議,全運奪下雙金女將李冠儀在社群指控,中華民國划船協會在亞錦賽國手選拔出現黑幕,運動部對此主動了解關切,並做出回應,要求協會提供完整紀錄說明並強調選拔制度應公開透明,《知新聞》一文釐清真相。

李冠儀火大指控 亞錦賽國手選拔不公不義
李冠儀在臉書和Threads發文,控訴今年七月亞運選拔,她以「公開量級」身份參賽。依據選拔辦法,公開量級應錄取三人。然而,9月1日亞錦賽名單公布時,她卻接到通知,理由是「原本是輕量級選手,不適合參加公開級賽事」。讓李冠儀疑惑問,「協會與教練在選拔當時都清楚我的身份,為何等到名單公布後才臨時否決?」
更令人不解的是,輕量級原應錄取四人,名單卻出現五人;而公開量級單人雙槳明訂為三人,她卻被剔除資格,由輕量級選手直接遞補候補。
在9/20日時公告亞錦賽報名項目的名單,輕量級選手竟然也能報公開組別候補,意思是公開級和輕量級根本不需要區分?
李冠儀提出質疑,「這代表什麼?代表名單並非完全依照規則,而是受到個人偏好影響。這樣的結果,是否符合「公平」與「正義」?這是台灣體育應有的制度嗎?」她在文中表示,她只求一個合理、公平的解釋。然而多次聯繫協會秘書長,她始終未得到合理的說明。因此,她選擇站出來,希望這份訴求能被社會大眾看見。也在文末Tag運動部Ministry of Sports李洋,希望獲得運動部長關注協助。
運動部主動關切 強調應有公平透明選拔制度
面對李冠儀的指控,運動部主動關切並做出回應,運動部關切亞錦賽划船選拔爭議,已請中華民國划船協會提供完整紀錄進行說明。運動部強調,選拔制度應公開透明,協會雖基於訓練考量由總教練遴選組訓,但仍有精進空間,將持續與協會及選手充分溝通,釐清事實並尋求改進共識。
對於爭議,運動部也在了解選拔過程後提出說明,本次划船亞錦賽選拔過程發生包括女子組名單變動與量級認定爭議、男子組未完整執行交叉配艇選拔等情況,可能影響選手信任與比賽士氣。經向協會瞭解,選拔過程中,因划船選手為代表各縣市備戰全國運動會,多數配合母隊移訓,使亞錦賽培訓隊外籍教練無法完整的實施選手交叉配艇選拔,且為利於亞錦賽爭取划船亞運參賽資格,因此協會予以教練權責,自行遴選選手進行亞錦賽組訓。
不過運動部還是強調,公平透明的選拔制度是運動發展的重要基礎,運動部表示,協會予以教練「自行遴選組訓」有精進空間,將請協會及選手說明,促進雙方充分溝通,以釐清事實並尋求改善共識。
外籍教練擁有組訓權 不了解台灣划船生態產生爭端
據《知新聞》掌握的消息,首先關於划船亞錦賽的國手名單公布是在9月1日,是在運動部9月9日揭牌之前,也是在部長李洋上任之前,當時中央行政主管機關仍屬體育署,而且根據體育署與單項運動國手選拔的權責分工,單項運動協會必須先制訂國手選拔辦法,報請體育署核可,一旦體育署核可後,由單項運動協會負責依照選拔辦法遴選國手,待國手名單出爐後,會再送交體育署備查,體育署只會查核選拔行政程序是否符合選拔辦法,只要符合選拔辦法,體育署多半就會直接通過。
關於划船亞錦賽的國手選拔爭議,關鍵在於划船協會聘請德國籍教練擔任亞錦賽教練,由於外籍教練不了解台灣划船生態,選拔過程中經常出現選手為了備戰全運,向亞錦賽培訓隊請假,導致外籍教練始終難以實施選手交叉配艇選拔,才會衍生事端。

其實現運動部政務次長、前體育署長鄭世忠在今年7月就曾在Threads點出問題,「德國教練也點出一個訓練過程常遇到的問題,就是許多選手為了全運會常常請假回母隊訓練,導致在亞培隊的訓練課表中斷,週末太多的娛樂未好好休息導致訓練時跟不上也是問題,因此體能拉不起來,國際賽成績就不會好。國際賽奪牌一直不是件容易的事,除了後勤訓練資源,教練點出選手們自身的決心與態度還是很關鍵的。我在現場也勉勵選手,要珍惜這得來不易的訓練資源。」
由於划船項目,屬於在開放水域的競賽項目,會因為場地順流、逆流、順風、逆風影響到成績,雖然有客觀的成績,但僅提供參考,並無法直接作為選拔的成績標準,既然划船協會已經賦予外籍教練組訓權,所以得以「自行遴選組訓」,對於選拔爭端,運動部只能請協會及選手說明,促進雙方充分溝通,尋求改善共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