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山「向天蝦」大爆發!湖中綠精靈掀朝聖 不是蝦而是動物「只有向天池看得到」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再加上之前颱風的共伴效應,讓大台北地區連日大雨,也讓陽明山國家公園內的大屯山向天池池水充沛,讓限定的「向天蝦」大爆發,不少人紛紛上山朝聖「湖中小小綠精靈!」陽明山國家公園提醒,台灣本島只有陽明山的向天池才看得到,但向天池非指定可遊憩水域,勿從事水域遊憩活動、捕捉動物。
一堆人瘋朝聖
眾多民眾在網路社群發文,驚呼在陽明山發現絕美向天蝦,且散發出綠色的光芒,相當美麗。
向天蝦在水中如綠色小精靈般穿梭,密集到讓人目不暇給,不少人巧遇「向天蝦大爆發」直呼太驚喜。而照片曝光後也吸引許多人前往朝聖。
在 Threads 查看
向天蝦其實不是「蝦」
向天蝦也有人稱為豐年蝦,但其實不是蝦,真正的名稱是「鵠沼枝額蟲」,而是屬於 鰓足類動物,是一種成體體長僅有1.2~2.5公分的水生動物,雖然不大,但卻是少數能用肉眼直接觀察的大型鰓足類。游泳時會背下腳上以仰泳的姿勢前進,邊游邊透過濾食的方式取食水中的藻類及菌類。
向天蝦跟向天池有關嗎?
陽明山國家公園指出,向天蝦雖然在印度、日本及金門都有分布,但在台灣本島只有陽明山的向天池才看得到。向天池屬於暫時性水域,特色是一年中會有數次的「豐水期」與「乾涸期」交替,對多數水生生物而言,這是十分嚴苛且不適合生長的環境,但向天蝦卻以非常獨特的生存策略適應了這樣的特殊棲地。
向天池平時為乾枯的窪地,向天蝦會利用耐旱耐寒的休眠卵度過漫長的乾涸期,直到梅雨或颱風過境時,豐沛的降雨填滿向天池,這些卵便趁著豐水期孵化,孵出來的小向天蝦會快速成長至可繁殖的體型,約10天後交配產下卵,並在池水乾涸時死亡。短暫的豐水期僅維持了2-3周,向天蝦再度回到休眠卵的形式,靜靜等待下一場大雨。
一生只有一次生存
陽明山國家公園表示,由於向天蝦這類大型鰓足類動物並沒有防禦性的構造可以保護自己,非常容易被水中其他掠食性動物補食,而像向天池這樣一年僅有一兩次豐水期的暫時性水域,讓其他水生動物難以生存,對向天蝦來說反而是一種不可或缺的庇護。
看到向天蝦不要捕捉
過去曾遇過颱風過後,向天池蓄水,有遊客到向天池戲水、捕捉向天蝦。陽明山國家公園表示,向天池非指定可遊憩水域,呼籲遊客勿於指定以外之地區從事水域遊憩活動、捕捉動物。
陽管處表示,擅入指定以外之地區從事水域遊憩活動、捕捉動物之行為已違反國家公園法第13條第2款、第8款及陽明山國家公園區域內禁止事項第5點,依規定處最高罰鍰新臺幣1,500至3,000元,陽管處將聯合內政部警政署保安警察第七總隊第四大隊加強巡邏取締,請民眾務必遵守相關規定,勿擅入指定以外之地區從事水域遊憩活動,以維自身安全。並請勿捕捉園區內動物,民眾如有發現不法情事,可立即通報陽管處及警察單位前往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