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普發1萬現金最快10月可領 龔明鑫估可貢獻經濟成長0.5個百分點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政府規劃全民普發1萬元現金,可帶來多大的經濟效益,國發會表示,普發1萬元約能貢獻GDP約0.415個百分點。經濟部長龔明鑫則指出,若以過去普發6000元經驗推估,普發1萬元可帶動經濟成長0.5個百分點,實際成效仍須觀察替代性消費與儲蓄比例。他強調,若能搭配會展產業、演唱會、運動賽事及觀光等非日常消費,經濟帶動效果可望比以往更顯著。

行政院會今天通過規模5700億元的韌性特別預算案,會後召開記者會,外界關注普發1萬元現金的效益,國發會經發處長陳美菊表示,根據過往三倍券邊際效應及GDP(國內生產毛額)平減指數估計,普發1萬元約能貢獻GDP0.415個百分點。
她說,過往發放三倍券約貢獻GDP 0.53個百分點,帶來1016億效益;五倍券短期效益是1926億元到2013億元,長期產值達2500億元,因搭配相關政策,成效不錯,當時內需零售業由負成長轉正成長;2023年普發6000元部分,則帶動0.3個百分點。
財政部初步規劃,若立法院三讀通過特別預算案並在10月上旬公布生效,最快10月下旬就能發放,一般民眾領取截止時間為明年4月上旬,新生兒則為明年5月上旬。
可帶動經濟成長0.5個百分點
龔明鑫表示,若以過去普發6000元經驗推估,普發1萬元理論上可帶動0.5個百分點經濟成長,但實際成效仍須觀察替代性消費與儲蓄比例。他補充說,如果能搭配會展產業、演唱會、運動賽事及觀光等非日常消費,經濟帶動效果可望比以往更顯著。
整體而言,國發會與經濟部都強調,普發現金政策不僅延續普惠精神,也力求便利性與普及性,並期望帶動家庭消費、刺激非日常支出,發揮最大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