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樂觀:關稅32%變20%「衝擊程度少一半」 銷美6大農品影響全公開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灣貨品銷美國的「暫時性稅率」20%明起實施,稅率高於競爭鄰國日本、韓國的15%,出口產業剉勒等,不過,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今秀出數據樂觀表示,台灣處於劣勢的美國進口比例大幅下降,從74%下降到45%,雖然關稅稅率32%變20%,降不到一半,但對美出口、GDP、產值及就業人數衝擊「少掉了一半」,因台灣關稅下降幅度比其他國家大。他也進一步分析我國輸美的農業主力商品,與競爭對手國新稅率PK下,是否存在優勢。

美國總統川普4月2號宣布對等關稅,隔數日,行政院長卓榮泰到立院報告32%稅率對產業的衝擊評估,龔明鑫今指出,在233個國家中,台灣4/2稅率(32%)相對比較高,高於207國,而該207國占美國進口金額74%,稅率高於台灣的21國,占美國進口金額的21%。

經過談判,8/1台灣稅率降到20%,比台灣關稅低的206國,占美國進口金額比例45%,台灣稅率下降的幅度,比其他國家來得好、來得多,才有這樣的情況。
他舉美國前十大貿易逆差國的關稅變化,中國從34%變成現在55%,尚在談判;墨西哥從沒有,現在是暫時性的25%;越南46%變20%;愛爾蘭、德國20%到15%....台灣下降12%,僅次於越南下降26%。
龔明鑫繼續說,日本下降了9%,南韓下降10%,印度下降1%,個百分點,「我們處於劣勢的進口比例是大幅的下降,從74%下降到45%。」


對等關稅對台灣整體經濟影響,龔明鑫指出,排除232條款項目(半導體、伺服器、藥品原料、關鍵零組件、礦產與化工材料等)情況下,原本關稅32%,台灣出口美國會減少5.75~7.5%,產值降低1.3~1.4%,GDP少掉0.3~0.78%,工業就業人口減少3.6萬人。
談判後取得20%(暫時稅率),出口美國減少2.68~3.8%,產值減少0.5~0.7%,GDP少掉0.1~0.36%,工業就業人口減少1.3~1.8萬人。龔明鑫表示,32%降到20%還不到一半,但是衝擊程度是少掉了一半。

行政院盤點,製造業部門包括工具機產業、塑膠製品產業等等需要留意關稅衝擊;農業部門,台灣出口美國的主要農業產品分別有蝴蝶蘭(在美市佔率46%)、茶葉(市占2%)、毛豆(市占10~15%),及冷凍吳郭魚(市占7%)、鬼頭刀(市占6%)、鱸魚(市占9%)。

對照我國、輸美競爭對手國的市佔率及對等關稅,龔明鑫細數,荷蘭的蝴蝶蘭、阿根廷的茶葉、秘魯及厄瓜多的鬼頭刀,與來自土耳其、荷蘭的鱸魚,都是稅率低於台灣、競爭國相對優勢,因此,需要提出一些支持性的做法,來提升品質、或產品差異化等。
反過來講,龔明鑫道,茶葉、毛豆、吳郭魚等,台灣關稅低於主要競爭對手,就有優勢,這時候的政策就要趕快去搶佔那個市場。所以不管關稅高或低,政府都可以有因應的策略,來支持產業持續發展。

看更多
經貿辦:8/7不是台美關稅談判截止日 爭取一併處理232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