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老看台幣暴衝|彭双浪:應緩慢升值帶動產業轉型 童子賢:只是熱錢效應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新台幣近期對美元匯率大幅升值,友達(2409)董事長彭双浪今(6日)表示,升值對整體經濟長期是好事,可以思考另一次轉型,但短期升值過快,反而會對以出口為主的台灣產業造成不小衝擊。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也說,樂見經濟以出口為非常暢旺,帶動經濟引擎的現象,但不要太快突然就轉變,因為太突然的轉變,會帶來很多調適的困難。

台北市電腦公會今舉辦首場論壇「AI NEXT Forum」舉行,為COMPUTEX 2025正式揭開序幕。身為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的友達董事長彭双浪,及榮譽理事長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也分別對匯率提出看法。
台幣近期升近10%對企業財報有壓力
彭双浪指出,新台幣升值幅度太快了,升幅已接近10%,對企業財報形成壓力,匯率短期升值過快,對於獲利本來就不高的企業,獲利能力恐遭受直接打擊,絕非企業所樂見。
彭双浪認為,雖然台灣電子科技業大多數都是採用美元報價,進銷帳都用美元,加上有避險措施,預料短期內衝擊相對有限,短時間大幅度的「暴力升值」,也是會對很多企業形成挑戰,升值的過程希望能夠更緩慢,給產業更多反應時間。

政府應引導企業轉向高附加價值產業
彭双浪也指出,30多年前,新台幣對美元匯率也曾經來到24元兌1美元,也順利促成台灣產業多次轉型,如今又再次遇到升值,「產業應思考下一步轉型,往價值競爭方向前進,AI應用就是一個重要方向!」。彭双浪也呼籲政府,順勢引導企業轉向高附加價值產業,如何「善用升值」來強化競爭力,畢竟台灣已不再適合勞力密集與高耗能產業。
童子賢說,台灣最近5年的國際貿易順差的情形相當的高,也就是台灣不斷的出口,然後賺進別人的資金,我大概7、8年前曾經有表達過,出超非常好,但是當出超太高的時候呢,這可能是一個錯誤的警訊,因為經濟也是要平衡的。
童子賢表示,不要一味的迷戀出超,如果把出超當作一種勝利,那是1941重商主義年代的思維,而美國最近的領導人就是有一點採用這一種非常老的思維,他認為要從原來的逆差變成順差才叫做勝利。
台幣適當升值對進口商有利
談到匯率,童子賢也說,台灣在過去20年也曾經有面對過26、27元新台幣兌1美元,台灣現在出口廠商的體質相當不錯,我們當然也是希望維持,但是也不要忘了,內需仍然是帶動產業的另外一種方式,當台幣做適當的升值的時候,其實對進口商是好的。
童子賢認為,目前短暫的出口、短暫的出超、還有短暫的熱錢湧入,帶來瞬間台幣突然猛升,我目前為止還沒有到太擔心,因為大家都看到才1、2天就修正了,就是說熱錢湧進來,那是因為台灣目前的這個某些景氣狀況,吸引的那一種利差、匯差的資金進來,你叫它禿鷹也可以,叫做候鳥也可以,它就是短暫停留一下,可能就會跑掉,跑掉以後就會回到台灣的本質。
台幣目前並沒有廣場協議時的背景
至於有人談到廣場協議,童子賢也表示,不要忽略廣場協議的背景,那是在廣場協議的前5年,美元累積升值了50%,然後5年後它要貶回去,那現在新台幣有沒有這個背景?現在沒有!現在是新台幣持續很多年,一直出超就會隱藏升值的壓力,代表你太低估了新台幣,以至於你人工也算得太便宜,環境的代價也算得太便宜,所以新台幣升值其實是有助於台灣對國際的消費,類似像廣場協議以後的日本,就開始很熱衷消費。
童子賢說,因為新台幣有利差、匯差的套利空間,熱錢就湧進來嘛,央行自然會去攔截那一些,不管是禿鷹還是野鴿子,希望只是野鴿子啦!(出版時間16:00,影片更新1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