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快訊
KNEWS
⚡
20%關稅分析〡法人:先避開與日韓產品性質類似族群 後續觀察晶片關稅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美國今(1日)公布台灣出口關稅為20%,高於日本、韓國的15%,分析師表示,將會讓台灣商品在美國市場的售價競爭力先輸一截,對出口導向、利潤空間有限的產業是一大壓力。跟日本、韓國競爭激烈的產業影響會相對大,包括汽車零組件產業、機械設備、工具機、及半導體下游封裝測試、零組件模組、記憶體模組等領域相關的企業影響相對大,相關族群建議先避開。

華冠投顧分析師陳韋廷表示,這樣的關稅受惠產業,則有美系客戶加上高技術門檻競爭力相對強的公司,例如台積電,以及在美設廠競爭力強,可避開關稅者,例如台達電、廣達、鴻海等。
電子產品適用232條款目前豁免關稅
分析師劉彥良也指出,台灣大多數電子產品適用232條款目前豁免關稅,因此不受20%對等關稅影響,所以衝擊較大的其實是傳統產業,其中我國工具機產業與日本為高度競爭關係,在今年新台幣較日圓強勢,再加上輸美稅率較日本高出5%下,對相關業者更顯不利,此外我國五金零件輸美比重相當高,研判也會受到一定程度的衝擊。
台股不至於重演4月股災 嚴控持股水位因應
劉彥良表示,20%目前只是暫時稅率,有機會進一步下修,因此目前對台股各產業的股價表現影響不大,真正需要擔心的還是晶片關稅。
目前融資餘額約2300億元仍在低檔,縱使晶片關稅出爐,台股也不至於重演4月股災,短支撐看23000點,強支撐在22200點。由於關稅變數尚未完全排除,現階段就是先控制好持股水位,保留一定現金等未來不確定性減弱再重新積極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