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充保費改革不敵選舉壓力 卓榮泰令衛福部:暫緩規劃
【記者施智齡、林芳如/台北報導】衛福部研擬健保補充保費3大改革,租金、利息與股利1年累計逾2萬元,研議收取2.11%補充保費,消息一出引來反彈,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分別強調「政府絕對不會為難小資族」、「力保小資族的小確幸」,認同改革方向的前健保局總經理鄭守夏直言「明年要選舉,改革勢必面臨政治壓力」。政院眼見輿論炸鍋,晚間聲明:行政院卓榮泰院長已指示衛福部廣泛聽取各界意見,暫緩具爭議的規劃。
衛福部研議大幅調整健保補充保費制度,從現行單筆計算改為年度結算制,租金、利息與股利1年累計逾2萬元,收取2.11%補充保費,估可挹注財源100億至200億元,但影響人數多達480萬名,引來民眾及投資群怨聲載道「太扯!」「難到是鼓勵賣股票嗎?」「去銀行存錢也會遇到土匪!」
補充保費改革過不了選民關卡
李慧芝今在政院記者會緩頰說,政府一直積極維持健保財務穩健,持續撥補預算,並且維護繳納公平性,補充保費修法制度目前還在廣納意見階段,「政府絕對不會為難小資族。」
石崇良也召開臨時記者會,親上火線說明補充保費改革3大方向,強調會研議方法「力保小資族的小確幸。」
前健保局總經理鄭守夏指,現行健保費以薪資為基礎,但是受僱者的薪資成長非常有限,國家整體財富成長多來自薪資以外的「資產利得(利息、股利、租金收入)」,資產利得貢獻在健保就叫補充保費,社會保險的精神本來就是讓付得起的人多付一點,幫助弱勢者。鄭直言,明年要選舉,改革勢必面臨政治壓力。
拓健保財源碰壁!改革急剎車
果不其然,補充保費改革晚間急喊卡,李慧芝解釋,政府目標一直是讓健保財務可以更穩健、更永續,並且讓保費繳納制度能夠更公平。過去三十年來健保收入主要來自薪資所得,但隨著人口高齡化與少子化的加劇,年輕世代承受的負擔越來越重。為了確保健保制度能長久運作,衛福部正研擬調整補充保費的修法方向,目前仍在初步階段。
李慧芝表示,卓揆已指示衛福部廣泛聽取各界意見,暫緩具爭議的規劃,並加強社會溝通,以尋求更周全、具共識的改革方式,達成健保制度公平與永續的目標。
衛福部晚間也說明,讓健保財務可以更穩健、更永續,讓每一位繳納保費的國人都能夠更公平,這是不變的目標。健保開辦至今30年,初期以薪資所得為主,如今高齡化與少子化的影響,導致勞動人口從2015年的1700多萬人逐年下滑。
衛福部說,如果只靠薪資繳保費,人口變少、支出變多,年輕世代壓力會越來越重,補充保費的改革方案仍在研議階段,衛福部會廣納各方意見,暫停有爭議的規劃。接下來,一定會尋求更周延、更有共識的做法,再行推動。
鄭守夏認同衛福部原研議的補充保費改革方案,他認為,能賺取大量資本利得者,通常是已累積一定資產的世代,讓他們多貢獻一些,有助於幫助正在辛苦打拼的年輕世代,符合「世代正義」;但一項好的改革方案至少應獲得七成以上的社會支持,才能順利推動,明年又要選舉,改革多少會面臨政治壓力,所以應該沒那麼快,但是他支持改革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