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紡織展將登場!紡拓會:美國關稅衝擊未解 台廠靠機能產品站穩腳步

財經 產業脈動
2025/10/01 17:22
芮內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台灣紡織品拓展會今舉行紡織展會前記者會,秘書長黃偉基指出,美國近期關稅政策多次變動,對台灣紡織業造成不小衝擊,但台灣憑藉機能性紡織品的優勢,仍有機會在國際市場站穩腳步。

紡拓會秘書長黃偉基(中)。吳珍儀攝
zoomin
紡拓會秘書長黃偉基(中)。吳珍儀攝

業界上半年出現「拉貨潮」

黃偉基說,今年初美國新政府上台後,對進口紡織品祭出大幅調高關稅的措施,一度將台灣輸美產品稅率拉高到32%,各國出口壓力驟增,許多品牌商為避開關稅,急忙提前拉貨,導致上半年業界出現「提前出貨潮」。

然而,美國4月初又突然調降關稅至10%,並維持90天,讓進出口雙方措手不及,此舉使6月後工廠訂單放緩,直到第3季才逐步回穩,8月生產利用率回升至約85%,並迎來最後一波出貨潮。

美國仍為最大市場 但高關稅將長期存在

他指出,美國是全球最大成衣進口國,也是台灣最重要的出口市場,雖然明年美國將舉行期中選舉,但不論政治局勢如何,現行對等關稅政策恐不會大幅改變。此外,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正在審理關稅合法性爭議,但多數業界預期,政策維持的可能性較高。

在此背景下,品牌商大多要求供應商共同分擔關稅成本,僅有少數品牌願意自行吸收,台灣紡織業勢必得面對利潤被壓縮的挑戰。

台灣優勢在機能布料 歐洲市場具成長潛力

黃偉基強調,台灣天然纖維資源匱乏,產業發展仰賴石化原料,但在過去25年,台灣紡織業已成功轉型,以運動與戶外服飾的機能性布料為主力,開創高附加價值市場。

面對美國需求趨緩,他建議業者積極布局歐洲、日本、韓國等市場。以歐洲為例,雖然中國出口量持續增加,但受到環保法規與品質要求限制,低價產品遭遇挑戰,相較之下,台灣機能布料品質佳、符合環保規範,具備更大競爭優勢。

越南FTA影響 產業需因應競爭新格局

此外,黃偉基也提醒,越南與歐盟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已滿3年,越南製成衣在歐洲市場享有關稅優惠,台灣雖然在品質與研發上有優勢,但也必須關注越南供應鏈與中國原料結合後帶來的新競爭壓力。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紡織 # 紡拓會 # 黃偉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