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通路月餅46%價格微漲 政院物價小組決議1政策「促業者回饋消費者」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中秋節將至,行政院今召開穩定物價小組會議,政院消保處檢視賣場、超商及電商等三大通路的常見口味月餅,53.8%的月餅價格持平或下跌,46.2%略微調漲,多數漲幅低於1成。政院責請農業部密切監控各類農漁畜產品市場供需,也責請行政院消保處持續關注應節糕點的市場行情,若有異常情形,妥為查處。會中也決議延長關鍵原物料稅負減徵措施至2026年3月底,從源頭減輕業者營運負擔,力求穩定民生物價。

監控農漁畜品市場行情
因應中秋節即將到來,文旦柚、茭白筍、玉米、豬肉、雞腿翅、秋刀魚、白蝦、文蛤等應節農產品及烤肉食材需求大增,行政院責請農業部密切注意各項應節產品的市場供需及交易情形,加強落實各項調配供應措施,以充裕供應節慶市場需求。
農業部盤點,各項產品節前增加供應,包括蔬菜增加5%、水果增加11%、毛豬增加27%、白肉雞增加7%、水產品增加10%;另因應颱風來襲,農業部啟動防災應變機制,預先規劃緊急調度方案,以穩定節慶期間農產品供應與價格,減少對民生消費的衝擊。
行政院消保處則檢視四大賣場、四大超商及五大電商等三大通路常見口味之月餅價格,有53.8%的月餅價格持平或下跌,46.2%略微調漲,多數漲幅低於1成。消保處表示,月餅供應量充足,各通路推出不同款式、價格的產品,搭配優惠促銷方案,供消費者多元選購。穩定物價小組會議決議,責請消保處持續關注應節糕點市場行情,若有異常情形,即妥為查處。
10月有中秋、雙十、光復等3個連續假期,預期將推升國旅、觀光景點餐飲需求,政院今要求經濟部注意指標餐飲商品價格變化情況,並請物價聯合稽查小組持續關注物價波動情形。
尤其,嚴密監控烤肉常見食材、月餅等應節產品價格上漲合理性,針對可能涉有囤積、哄抬物價或聯合漲價的業者「不定期稽查」,藉此遏止心存僥倖及觀望心態的業者,替消費者權益嚴格把關。
關鍵原物料稅負減徵延長
政院表示,國際農工原物料持續回穩,多數國際農工原物料價格雖已回落至110年12月實施減徵措施時水準,惟奶油、冷凍牛肉等部分品項價格仍然較高,加以考量民生需求,以及國際經貿情勢、地緣政治風險、氣候異常等潛在通膨風險因素續存,為維持國人實質購買力,持續從源頭減輕國內業者營運負擔,原實施第15波減徵關鍵原物料稅負措施至今年9月底,會議決議啟動第16波措施,延長至明(2026)年3月底。
項目包括:
(一)免徵進口黃豆、小麥、玉米營業稅。
(二)免徵小麥進口關稅;奶油、烘焙用奶粉、冷凍牛肉關稅稅率減半。
(三)汽油貨物稅每公升調降2元、柴油貨物稅每公升調降1.5元;水泥(卜特蘭一型)貨物稅減半。
行政院並責請經濟部、農業部持續與公協會及主要業者聯繫,促請業者酌情調整商品價格,確實將降稅利益回饋消費者,以落實稅負減徵的政策美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