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黃仁勳慶祝美製Blackwell誕生 但還是得飛來台灣封裝

出版時間:2025/10/21 12:01
財經 國際焦點
SJ 文章
黃仁勳慶祝美製Blackwell誕生。輝達提供 zoomin
黃仁勳慶祝美製Blackwell誕生。輝達提供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輝達(NVIDIA)首顆在亞利桑那製造的Blackwell晶圓,揭露一個隱藏的弱點:美國雖然能做晶片,卻還得送到國外才能完成最終封裝。

NVIDIA最近宣布,首批Blackwell AI晶片的晶圓,已成功在美國本土生產,這對於「美國製造」的論述來說,無疑是一大里程碑。幾天前,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親自在台積電亞利桑那廠,展示第1顆在美國製造的Blackwell晶圓。

不過,AI晶片供應鏈中有一個關鍵環節,美國目前仍無法掌握,這也讓這塊「美國製造」的晶圓,最終還是得飛回台灣,才能完成真正的AI晶片生產。

美國缺少那一塊就是:先進封裝技術,例如台積電的CoWoS。在這波AI浪潮中,先進封裝扮演著極為關鍵的角色。據《wccftech》指出,黃仁勳手上的那塊Blackwell晶圓,其實還算是「半成品」。在一般製程中,晶圓會被切割成多個晶粒(die),每個晶粒會被接合並安裝到基板(substrate)上,接著再透過像是台積電的CoWoS或英特爾的EMIB等技術進行互連。封裝在提升AI晶片效能的過程中是關鍵的一環,因為它的核心就是把多個晶粒堆疊並透過短距離的互連進行整合。

問題是,美國目前仍缺乏足夠的先進封裝服務,這也是像台積電這樣的公司必須將在美國生產的晶圓送回台灣等地,進行封裝處理與整合的原因。整個AI晶片供應鏈的「後段製程」在美國尚未完善,這對美國的晶片製造商形成了限制,也導致最終產品(以這裡的Blackwell AI晶片為例)的成本增加。

但這個問題其實早就被業界注意到了,也正積極想辦法解決。台積電已宣布,會在美國投入數十億美元,發展先進封裝業務。只是這類設施得從零開始建設,可能需要數年時間。不過,台積電也計劃與美國封裝與測試公司艾克爾(Amkor)合作,加快像CoWoS這類技術在美國落地。這種合作模式的目標是委由Amkor提供一站式的先進封裝與測試服務,以確保產品能夠迅速上市。

美國已經意識到,必須建立一條涵蓋前段與後段製程的完整供應鏈,而隨著台積電等企業的大舉投資,這個進程大幅加快,美國現在已經能在本土生產全球最強大AI晶片之一。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台積電 # 輝達 # CoWoS # 先進封裝 # Amkor # Blackwell # AI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