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任運動部長!熱情認真下藏4隱憂 體壇憂心:可能被架空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行政院啟動內閣改組,運動部首任部長確定由手握2枚奧運羽球金牌的李洋出任,讓體壇振奮不已,希望運動員出任運動部部長,能為台灣體壇帶來新氣象。對此,體壇界分析,李洋的熱情、認真是眾所認同,不過卻暗藏4隱憂,擔心運動部成為第二個體育署,李洋還可能面臨被架空的狀況。

曾列民進黨不分區名單、長期關注國內體育政策的台灣足球發展協會理事長石明謹與無任所大使劉柏君共同發布聲明,祝福李洋成為運動部部長,並分析他的優劣勢。
李洋認真熱情沒有包袱
石明謹和劉柏君認為,李洋年僅30歲,年紀輕更貼近民意,沒有行政資歷代表沒有過去的包袱,政治素人可以有更多改革的動力。
「李洋是正直且充滿熱情的人,不管在那個位置上,都會是個認真做事的好人,他背後的奧運金牌光環,也會令台灣人眼睛為之一亮。」不過石明謹和劉柏君也列出4大隱憂。

別讓運動部成為體育署X2
石明謹和劉柏君認為,人力成長、預算加倍,就現實來說,絕對是好事,但是光是組織擴編,不可能達到改革的效果。不過新的運動部,組織分工除了增加一個適應運動司之外,其他的單位跟原有的體育署一模一樣,甚至連名字都沒有改,更不可能大刀闊斧的創造新的思維。

舊有的沉痾未列改革方向
不論是體育班制度的檢討、單項協會的管理、跨部會的整合問題,都不在成立運動部的組織面向中得到「升格」,只能留給新任部長解決,沒有從根本上來討論,將無法得到長期效果。
除了部長 人事都原地升遷
石明謹和劉柏君認為,運動部除了部長人選之外,整體的人事部署沒有得到換血的效果,大部份的職位只是原地升遷,就算新任部長有執行的魄力,也不見得能夠改變積習已久的行事風格,甚至相反的,有可能形成被架空的情況。

錯失改變良機
體壇認為,在多次的會議中,沒能透過運動部成立的契機,一次性的加以矯正,包括對運動產業的缺乏認知、對運動外交的錯誤想像、對奪牌主義的過度迷思,錯失了一次徹底改變的良機。
李洋:新的旅程,初心不變
手握2面奧運羽球金牌的李洋確定接任首任運動部部長,他昨(27日)天透過社群媒體分享接任部長心情,他表示,接下運動部部長對他而言是新的旅程也是一份重大的責任,也謝謝所有相信他可以承擔這項任務的人,「我會用行動回應這份信任和所有人的期待。」
對於外界擔心他可能行政資歷不夠完整,李洋也坦言:「這是一場我必須快速學習的挑戰,但我不會單打獨鬥。我相信『專業領航、團隊治理』,運動部將集結專業人才、行政團隊以及各方資源一起向前,讓理想不只停留在紙上,而是確實落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