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經濟學人》指控台幣被低估 早盤升值逾1角後翻貶

出版時間:2025/11/17 09:55 (更新時間:2025/11/17 10:18)
財經 國際焦點
林巧雁 文章
台幣早盤一度升值逾1角。林林攝 zoomin
台幣早盤一度升值逾1角。林林攝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經濟學人》上周以大幅篇幅報導台灣低估匯率而造成「台灣病」,台灣央行與美國財政部聯手聲明澄清,台幣今天升值逾1角,最高31.165元兌1美元,最低31.024元。在台美聯防下,並未重現4月單日劇烈升值,接近10點時的升值幅度逐漸縮小,10點後又轉為小幅貶值。

NDF跳升4角

央行上周五連發兩篇聲明,一是說明《經濟學人》所指的大麥克指數不適合評估一個國家的匯率,匯率並非能由單一商品價格所衡量,並以最新iPhone售價換算舉例,新台幣對美元匯率仍高估17.1%,與《經濟學人》大麥克指數顯示台幣對美元匯率低估55%的結果背道而馳,因此指控台灣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台灣經濟金融產生多項問題,如國人購買力受損、房價攀升、累積金融風險等負面效應理由不存在。

11月至上周五台幣貶破31.1元,央行強調美國財政部今年也從未要求台幣升值,並與財政部共同發表英文聲明,這是台美首度聯合發表聲明,並承諾未來每季公布進場匯市金額。台美聲明發布後,台幣本金交割遠期外匯(NDF)跳升4角至30.75元。

專家:不升值為了保護金融體系

愛卡拉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則在臉書發文點出,台灣的困境是一個環環相扣的「系統」問題,央行目前的處境尷尬,如果放手讓台幣大幅升值,龐大的未避險部位恐瞬間蒸發。《經濟學人》提出的「壽險業的貨幣錯位和「金融未爆彈」是核心所在,央行不敢讓台幣大幅升值,表面上是為了保護「出口商」和外銷,更深層的理由是必須保護台灣現有的「金融體系」,壽險業坐擁超過7000億美元(約新台幣21.85兆元)的國外投資。

《經濟學人》警告,美方可能施壓推動新台幣升值,程世嘉則認為,此觀點忽略地緣政治的現實,2025年的現在,台灣對美國的價值不只是貿易,而是「安全」與「科技」。對美國而言,首要利益是確保台積電的AI晶片供應鏈穩定。如果強迫台幣升值,導致台灣爆發金融危機,進而影響晶片生產,這對美國將是「國安級」的災難。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台幣 # 經濟學人 # 台灣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