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國小學生跆拳道賽|蘭嶼東清國小渡海參賽 首日品勢「長腿妹」羅予彤長唯一破8高分
【記者陳雍仁/綜合報導】全國國小學生跆拳道錦標賽今(20日)於台南市立新營體育館進行首日賽程,今年兩天賽程近千人參賽,集合全台國小跆拳道精英小將參賽,今首日進行品勢項目,大軍壓境的花蓮市中正國小囊括17金後包辦國小男女子雙料團體冠軍,而遠道而來第二度參賽來自蘭嶼的東清國小,在校長湯惠美領軍下也有令人振奮的表現,場內也湧現不少潛力新秀,未來表現令人期待。

全國國小學生跆拳道錦標賽(簡稱全小錦)參加的都是國小選手,品勢共分成個人組、混合雙人組和團體三人組,接著再分成國小低、中和高年級組以及黑帶或色帶組,經過整日的比賽後,花蓮市中正國小以獲得最多17金表現最亮眼,最終也順利包辦國小男女子組雙料團體冠軍。
但在各別選手部份也出現不少潛力新秀,來自高雄市勝利國小六生「芭樂」羅予彤有156公分的長腿妹,今在個人國小高年級女子黑帶二段組打出兩套動作各獲8.06、8.10高分,也是女子組唯一超過8分高分的潛力新秀,羅予彤從幼稚園大班就開始接觸跆拳道,她說:「剛開始只是想找一項運動,有試過羽球、跑步,但最後還是最愛跆拳道。」雖然已經訓練7年時間,但「芭樂」說:「我還是很愛跆拳道,從來沒想過放棄。」只不過她今年首度挑戰世少國手失利,但她說:「沒關係,明年再來,我的目標就是要當國手!」
接著在個人國小中年級女子黑帶二段組冠軍臺北市永樂國小三生張烜瑜,竟然也在第一套動作打出8.13的超高分,來自瑜襄道館的教練鄒弘遠說:「烜瑜目前在同儕比賽都是第一,今年去參加高雄少年盃代表選拔,跟大多是五六年級生比也名列第六,烜瑜的特色就是爆發力好,理解能力強,而且練習時也比同伴認真,雖然因為還要練對打,一周只練兩天品勢,但以她目前的表現來看,未來是非常令人期待的。」

國小選手中也出現許多兄弟或姐弟檔,其中來自臺北市立萬大國小的王家兄弟王柏瑜/王柏凱,除了混雙之外兩人也各自在個人都摘下第二金,王家兄弟兩人自小就一起接受訓練,但兩人個性截然不同,小五哥哥王柏瑜很認真回答問題,小四弟弟王柏凱就抱著媽媽害羞不說話,但即便如此,目前成績反倒是弟弟王柏凱更勝一籌,但王柏瑜說:「幾年前我騎腳踏車受傷少練了兩周,但相信未來我一定可以追上弟弟的。」雖然王柏瑜對跆拳道熱情依舊,但反倒是問成績較好的王柏凱是不是會繼續練?但卻只獲得搖頭的回應。

全小錦除了有傳統強隊之外,近幾年也冒出不少生力軍,其中遠從蘭嶼而來的東清國小跆拳道隊,雖然包含幼稚園全校僅有70多人,但自校長湯惠美到校後,一直思考該如何整頓學生頻繁遲到以及缺課的問題,湯惠美說:「蘭嶼大人一年之中只能工作半年忙著賺錢,其他半年則因東此季風沒有觀光客下,小朋友在大人沒時間可管下就養成晚晚睡、起不了床的毛病,那時候孩子在學習上就是常常會中斷,孩子就時常可能會隨自己心情來決定要不要上課,學生的品德和生活常規非常欠缺,但因學校沒有籃球場,小朋友最愛打棒球,但學校臨海,又不能一天到晚讓他們去海邊揀球,讓小朋友去學跆拳道應是最符合需求的運動。」

湯惠美說:「因為我剛好跟九級教練張大川是『臉友』,徵求他的同意下,每月就特別挑時間來蘭嶼當義務教練,開始組建了學校的第一個運動社團。」沒想到,小朋友學習跆拳道之後所發生的變化非常顯而易見,湯惠美說:「孩子接觸跆拳道後發現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同時讓孩子有舞臺展現的地方,結果小朋友都非常的喜歡。」
經過訓練後,校長湯惠美毅然而然的在113年第一次參加全小錦的比賽,「那次在臺中有一千多人參加,然後我們孩子站在外面不敢進去,他們看到選手腿竟然可以劈那麼長,他們才發現自己不足的地方,自從那場回去後就非常自律,然後也會很要求自己,以前他們是可能來上課兩天休三天,現在還會主動上課在比賽前還要早中晚訓練。」
練習跆拳道對小朋友的改變非常明顯,因此,東清國小逐漸把訓練的對像去年擴大到3、4年級,今年甚至擴大到1、2年級,全校都在練跆拳道的熱血畫面,湯惠美說:「我們這次只來11人,其中有一位因家裡有人腸病毒而無法來台,讓他哭得要死,因為現在跆拳道對這些小孩子生活上非常重要的事,跆拳道給東青的孩子很大的幫助,因為跆拳道影響到他們自己對人生有不一樣的價值,也增添了更多對自己的期許。」但東清跆拳道遠道而來每次所費不貲,校長湯惠美說:「光這次來台灣比賽花費就超過十萬,要謝謝財團法人台北市林思宏醫師慈善基金會的支持,讓小朋友可以一圓來台比賽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