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罷免氛圍變「台派懶戰了」黃國昌拋引子逼藍談 學者勸綠調整策略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大罷免及公投落幕,公民團體在執政黨助攻下,仍舊未撼動31藍委席次,在野陣營解讀「對賴清德政府的不信任投票」,民進黨內部掀檢討潮之際,關鍵少數民眾黨黨主席黃國昌政治能量大躍進,選戰鋪陳推進,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認為,藍白不會一直合作無間,現在各有各的家務事要操煩,綠營何嘗不調整策略,從法案結盟取代對立,或可改善國會朝野僵局。台灣教師聯盟理事長潘威佑說,罷免、公投的價值不是在結果,而是過程中的辯論,社會多元聲音被聽見,公民運動力量不會因此結束。

國會朝小野大,加上藍白兩黨緊密合作,讓執政黨團從法案、預算案、主決議,一碰上表決就吃鱉,去年的「青鳥行動」醞釀一年後也演變為大罷免,綠營原寄望藉此翻轉國會生態,然第一波24藍委罷免案全數摃龜,罷團、執政黨陷入谷底,昨天的第二波7罷免案再度落敗。

綠營人士觀察氛圍轉變,第一波罷免,公民團體的文宣、論述張力都很強,國民黨居於下風「被打成蜂窩」,加上藍多個縣市黨部「以罷制罷」涉造假,所以整個氣勢很弱,綠營內部才會覺得726有可能過多席,但被罷區都藍營執政,民進黨偏弱勢,最後藍全逃過一劫。
綠營人士指,台派在726後心灰意冷,文宣戰力就懶了,國民黨發佈「南方公園」二創影片被讚有創意,但內容是用AI做的、影射部分充滿謠言,但公民團體、台派網友都熄火,沒有人站出來幫府院黨辯護,導致第二波罷免,大家回歸看藍綠戰力,覺得賴政府無理、能力弱。

學者:總統有顧慮說得保守
對於罷免全落空,綠委紛表態,黨團幹事長吳思瑤說,民進黨團虛心接受823投票的結果,林俊憲認為是受施政成效影響,除了內閣、黨務改組,民進黨團路線也要總檢討;邱議瑩坦言,人民對執政不信任、執政未貼近民意是罷免失利癥結點,「這對民進黨是嚴重警訊,應痛定思痛、徹底檢討。」
學者王宏仁認為,726之後,選民普遍覺得主戰場已結束了,對823興致缺缺,國民黨將結果解讀是取得多數民意,轉操作成民進黨的警訊,是可以預期的;但投票結束,回到國會朝小野大結構狀態,不代表民進黨輸,過程激起很多選民對國會亂象、罷免的關注,某種程度給了國民黨壓力。遑論被選民發起不信任連署、罷免成案的全都是藍委,他認為,「民進黨大敗、黃金期結束」這類分析是過度解讀投票結果。

賴清德昨晚在府內發表談話,表示不論聲音大小,他都會誠心傾聽,反罷免的聲音他也聽見,承諾執政團隊會做調整;對於朝野如何化解僵局,賴清德僅說「立院朝野協商可以再加強,發揮功能,面對問題一起討論看有何方法如何解決….」
王宏仁解讀,面對黨團主戰派總召柯建銘跟在野壓力,也許執政黨內部還沒有共識,致賴清德有所顧慮,說得保守,不能直接宣示更清楚的戰略方向或拋出方案,比如跟在野黨魁展開對話機制、黨團結構調整等,這塊其實會是國人所樂見的。

黃國昌罷前換照、給藍壓力
回顧藍白陣營大半年來,共譜反罷免、公投協奏曲,黃國昌率黨公職催反罷,台北、桃園等多區藍委挺過首波罷免後,主動舉辦公投宣講、甚傾囊相助辦活動「還人情」,而黃國昌不斷穿梭藍的場子、合體各地諸侯,並在8月初拋出戰新北訊號,臉書照片也換成「更好的新北」個人舉蔥形象照。
王宏仁說,藍白在國會不會收斂、變溫和,但兩黨也未必合作無間,現在各有自家問題得處理,包括朱立倫想引退藍黨魁,在媒體面前拜託盧秀燕出來選,「如果是真心,應該私下拜訪,閉門會談」,用公開喊話的方式,盧要接、不接都為難,也不會開心;盧秀燕自身顧慮多,擔心無法整合黨機器,也怕太快出來被識破馬腳,最終公開回應「沒意願」。
至於黃國昌大辣辣提新北,王宏仁認為,一次觸碰李四川、蔣萬安、侯友宜的敏感神經,黃國昌定於一尊的個人秀,國民黨人不會認同,新北求合作之路不會順。
他說,藍礙於在立法院要合攻民進黨,所以相忍、團結白色力量,民眾黨「2年條款」期限將至、加上選舉變數,執政黨團其實有操作的空間,可以針對非主戰派立委尋求法案合作,取代一年多來跟藍白長期對抗,既然罷免結果已定,何不改變策略因應。

一名白營人士透露,黃國昌企圖很明顯,拋出新北議題看藍營緊不緊張,要不要來討論2026,新北只是引子,若要談,會看宜蘭、新竹、彰化、嘉義這些地方藍願不願意讓。
該人士坦言,黨內現在最大的關注是阿北能不能出來,沒出來代表兩年條款沒有轉圜空間、得落實,這一批立委任期到明年1月底,換下一批立委遞補進立院,戰鬥力減弱,對地方選舉、政黨能量恐不能加分。
罷免、公投帶給社會的一堂課
大罷免激化朝野及各自支持者嚴重對立,潘威佑受訪表示,罷免跟公投,是民主社會的可貴之處,價值不是在結果,更在過程中的辯論,也讓公民知道「民主不是一次性勝負」,必須持續對話,把複雜議題轉為可以討論的語言、落實在公民教育。
潘威佑說,公民為民主發聲,讓立法院過去一年來的毀憲亂政種種情事被社會看見,縱然結果不如公民團體所願,但帶給台灣更深的反思,有另一股反對罷免的聲音,彼此要學會尊重,賴政府也應重新檢討政策、政黨溝通,這些都是民主制度的真正核心、價值。潘表示,接下來本土社團會接棒這股公民力量,將這次罷免作為教材,繼續推廣台灣的民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