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慰勞差很大|有人帶幕僚出國玩 有人連「加班費」都沒有想跳槽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第11屆立法院第4會期今報到,歷經大罷免和史上最長的延會,國民黨成功守住32席立委,表面看似勝利,實則背後靠的是眾多幕僚長期超時動員。然而罷免結束後,立委們對助理的慰勞與否,呈現出「兩樣情」的對比。據《知新聞》掌握,藍委徐巧芯、羅智強等人感謝助理辛勞,自掏腰包請團隊出國散心,另外有些立委辦公室開始輪休,不過也有部分辦公室什麼都沒有,讓助理直喊想跳槽。

國民黨在「大罷免」戰役中以壓倒性姿態守住32席,成功擋下在野推動的罷免潮。這場立委保衛戰自今年2月開始連署、3月開始組織動員,延續至7月、8月兩波投票落幕,長達半年之久。期間,不少立委辦公室全員回防、全力支援選區。助理們清晨站路口、白天掃街、晚上開客廳會,甚至追垃圾車發文宣,幾乎沒假日與作息可言。有助理形容那段日子「不是在加班,就是在加班的路上。」

慰勞兩樣情 助理抱怨想跳槽
進入開議前的空窗期,一些立委選擇出國放鬆,也順勢慰勞助理團隊。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邀請黨內立委赴日本短暫小憩,為連月來的奔波劃下句點。
據《知新聞》掌握,藍委徐巧芯安排整個國會與地方辦公室的同仁,共組一團前往捷克旅遊7天;藍委羅智強則選擇帶同仁赴日5天4夜;另一位北部藍委也包出一個月薪水作為紅包慰勞全體助理。
但這樣的溫情慰勞並非普遍現象。《知新聞》調查發現,有些辦公室在罷免選後「一切如常」,沒紅包、沒慶功、沒補休也沒任何慰問,一名曾在罷免一線的助理忍不住抱怨,聽到其他辦公室老闆大手筆慰勞,讓他直呼想跳槽;也有助理辛苦跑地方,但紅包卻少到讓他感覺羞辱;甚至連推動罷免失敗的綠營,也有部分民代給日夜加班的幕僚慰問金。

幕僚圈潛規則:勝選就要發「獎金」
對於是否該發獎金慰勞,存在一套「潛規則」。舉凡選舉或重大動員過後,民代若勝選,應給助理一筆「獎金」表示感謝。雖然不是制度明文,但在幕僚圈中早已是「行規」。
有資深辦公室主任透露:「老實說,大家都知道選戰時助理沒日沒夜加班。這筆錢,說是獎金,其實是變相加班費。不是奢侈,而是應該的。」

包多少沒定數 端看立委風格
據了解,「獎金」金額落差沒甚大,有助理稱至少「半個月」,但也有人說起碼「1萬元」討個好彩頭,據《知新聞》私下打聽,這次大罷免後,某立委大手筆包給辦公室同仁「10萬元」大紅包,另也傳有立委包2個月薪水,端看立委個人風格與預算。
但也有辦公室主任替沒發「獎金」立委喊冤,稱這本來就是看心意,有些立委面對罷免多是地方服務處支援,不向北部立委國會辦公室要支援地方事宜,所以「獎金」是發給地方而不是國會;另外也有助理說,老闆平時就對團隊很好,常請吃飯、關心工作狀況、請假也很方便,也曾帶大家出國,不會因為一次沒有紅包就心生怨言。

勝選背後是血汗 助理也值得被看見
儘管國民黨在罷免戰中全面勝出,背後卻是無數國會助理在高溫下掃街、晚上追垃圾車、開客廳會的辛勞。他們並非民選,卻承擔著民意代表的幕後重擔。
選後慰勞,不僅是老闆「有沒有心」的問題,更應讓外界思考:在制度保障缺位下,是否該有更多配套機制,保障國會幕僚的勞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