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國高中上課時間10點連署結果出爐 教育部:維持現狀

出版時間:2025/11/13 16:39
生活 文教
賴昀岫 文章
國高中上課時間10點連署結果出爐。圖為教室裡的學生,陳卓邦攝 zoomin
國高中上課時間10點連署結果出爐。圖為教室裡的學生,陳卓邦攝
分享 分享 連結 訂閱 APP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日前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議,將國高中上課時間調整為10時至16時。教育部今(13日)回應,雖認同提案關注睡眠與身心健康,但若由現行約8時上課改為10時,將減少上午2節課,且學習內容與基本素養恐無法在課綱節數內完成;多數地方政府也認為作息涉及家長接送、交通及校務安排,意見一致為「維持現狀」。

提案內容主張縮短上課時段、移除非必要多元課程,以改善睡眠及提升學習效率,並認為國高中生已有自行通勤能力,無須配合家長上班時間。

教育部表示,國教署自成案隔日起(2025年9月15日至18日)多次電話聯繫提議者未果,改以電子郵件溝通後取得補充說明,並列入諮詢會議資料;國教署於10月15日、20日再度以電子郵件邀請提議者與會,提議者回覆收到但未出席。

教育部表示,國教署自成案隔日起,多次電話聯繫提議者未果。李柏毅攝 zoomin
教育部表示,國教署自成案隔日起,多次電話聯繫提議者未果。李柏毅攝

教育部指出,高中每周需上35節課,若延後上課將使每周減少10節授課時間,課程與活動安排皆受影響;國中部分,7、8年級每周需上33至35節、9年級32至35節,各節45分鐘。若延後上課,放學勢必延後至16時30分後,無法在提案時間內完成課表,也不利課間休息。

此外,國中小作息屬地方政府權責,各地需考量家長作息、交通與學生安全等因素。國教署2023年調查以及今年10月28日諮詢會議,地方政府意見均為維持現狀。

教育部指出,高中每周需上35節課,若延後上課將使每周減少10節授課時間,課程與活動安排皆受影響。李柏毅攝 zoomin
教育部指出,高中每周需上35節課,若延後上課將使每周減少10節授課時間,課程與活動安排皆受影響。李柏毅攝

對於提案關注的睡眠與壓力議題,教育部表示,該議題確為重要課題,雖不採納調整作息與移除多元課程等建議,但將持續推動相關機制,包括在課程融入SEL與數位學習、新增「身心調適假」、加強學生輔導支持、鼓勵地方試辦國中彈性早自習,以及通學交通配套措施。

◎加入小知族,喝免費咖啡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教育部 # 上課時間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