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達電變飆股1|AI點火讓大牛股躋身千金股 今年大漲140%原因曝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在個人電腦時代,電源供應器是一個不起眼的零組件,進入AI時代,伺服器用電量大增,對於電源供應的要求愈來愈高,也帶動台達電(2308)股價一飛衝天,從原本的百元俱樂部,持續扶搖直上,昨天創下1030元收盤天價,正式成為千金股,究竟台達電是如何從大牛股搖身成為飆股,今年來寫下股價大漲140%神話。
4月川普對等關稅股價落底V型反彈
根據證交所資料,台達電市值因為股價連續走高,截至10月13日已經來到2.67兆元,居台股第3,僅次於台積電的36.7兆元及鴻海2.96兆元,拉開與第4名聯發科的差距。
回顧2020年底,台達電股價站上200元大關;2021年中衝上300元,2024年7月站上400元,今年4月,因為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讓台達電股價向下跌破300元,但隨即強勢反彈,幾乎是以每個月上漲100元的速度持續上攻。

2024年由鄭崇華長子出任董座
台達電是由鄭崇華在1971年創立,起初生產電視線圈和電子零組件起家,以生產繞線式磁性元件的核心技術為基礎,開始生產電源供應器,並成為全球最大的交換式電源供應器廠商之一。2010年起,台達電推出自有品牌,2012年起開始規劃轉型為系統整合解決方案業者,聚焦於綠能與雲端整合服務,以提供整體節能解決方案為目標。
2012年,鄭崇華轉任榮譽董事長,由海英俊接任董事長,鄭崇華長子鄭平接任執行長;2017年,宣布組織調整,主要為「電源及零組件」、「自動化」、「基礎設施」三大業務;2024年,鄭平接任董事長,並續任執行長。
布局電動車不料市況急變
鄭平在接任執行長時,將電動車視為台達電重要的成長動能,不過,2024年鄭平接任董事長後,在8月的法說會上,鄭平坦言,電動車市況突然出現變化,原本預期年增率還有20%,現在看起來會再向下,不過全年電動車業務仍會獲利,不會虧損。
鄭平分析,電動車遇到兩個問題,首先是當滲透率達15%後,要再提升,成本就是很大的問題,對於高階消費者跟只想買電動車的族群,車價不是問題,但是對於還在猶豫油車或是電動車的族群,價格就是很大的關鍵。
另一個是充電,鄭平認為,現在電動車大概搭載100度的電池,重量就達1.5噸,這樣的重量,不管是充電、或是電池續航力,都有影響,如果電動車的充電方式,由充電改為換電,就可以改用小一點的電池,有利於普及。
電源、散熱產品線齊全繼續受惠AI需求
至於AI伺服器部分,鄭平則說,AI伺服器電源在2024年上半年佔營收約達4~5%,由於成長趨勢穩定,全年比重有機會倍增。台達電表示,美國主要伺服器客戶對於未來2~3年的資本支出都已經規劃好,除非有所變動,不然對於AI伺服器電源的需求看法樂觀以對,同時在液冷系統,鄭平也表示,2024年量不會太大,2025年才會放量。
到了今年8月的法說會,鄭平表示,「今年其實只有AI好」,但美國大型CSP(雲端服務供應商)資本支出持續,公司相關產品包括電源、散熱,基本上產品線滿齊全,可望繼續受惠AI需求,因此預期公司下半年營運成長沒有太大問題。
鄭平表示,下半年的工業及建築自動化、電動車等領域的動能都還是較弱,在只有AI動能獨強的情況下,預料AI相關產品營收比重將進一步提升。

股價強勢關鍵在技術面與產業趨勢
分析師陳韋廷表示,台達電今年股價之所以強勢,關鍵在「技術面」與「產業趨勢」雙動能。從技術面看,5月20日輝達宣布HVDC架構後,台達電股價一路墊高,6月4日正式站上所有短中長期均線,後續走勢持續守穩月線之上,近期更突破千元,顯示多頭趨勢明確,過去台達電屬於穩健成長型企業,但因產業地位逐步轉型為高科技、高成長,吸引長線資金與外資積極布局。
產業趨勢方面,機構預估到2027年全球AI資料中心電力需求大增50%,迫使資料中心重新設計供電架構,輝達因應AI算力需求,把伺服器晶片輸出電壓從54V提升至800V,啟動電力大革命,HVDC(高壓直流電)因此成為解決方案焦點。台達電早已布局800V高壓直流方案,長期深耕電源管理、工業自動化,從電源、散熱、備援到機櫃整合一應俱全,角色也從零組件供應商升級為整合型系統解決者。
同時,2025至2030年資料中心資本支出樂觀情境可達7.9兆美元,中性5.2兆美元,其中約4成投入配電與散熱等基礎建設,台灣供應鏈完整具優勢,台達電身為產業龍頭前景看俏。
三大法人持股破70%
在AI熱潮持續發燒下,台達電也成為主要受惠者之一,更是股價擺脫牛皮股變身飆股的主要關鍵,在法人加碼下,順利晉身為台股千金股行列。
以目前法人對於台達電的持股來看,主要還是集中在外資手中,之前外資平均持股比重達64~65%,隨著AI伺服器需求增溫,外資的持股比重也突破67%,最高來到67.6%,截至昨天約達66.1%,若加上投信及自營商部分,三大法人持股合計高達70.88%,籌碼相對集中也是股價頻創天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