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瑞典核電大復興時代 解除鈾礦開採禁令2026年起生效 

國際 寰宇要聞
2025/08/31 13:44
黃惠瑜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瑞典政府宣布重大能源政策轉向,計畫自2026年1月1日起解除鈾礦開採禁令。瑞典正面臨日益成長的電力需求,並尋求減少對進口核燃料的依賴,加上政府計畫在2045年前興建新核能反應爐,以達成淨零排放,因此這項政策也代表瑞典能源策略的關鍵轉變。

瑞典氣候部長波爾莫卡塔里4月29日在波蘭華沙出席歐盟環境與氣候部長非正式會議。法新社 zoomin
瑞典氣候部長波爾莫卡塔里4月29日在波蘭華沙出席歐盟環境與氣候部長非正式會議。法新社

世界核能新聞(World Nuclear News)、澳洲媒體Discovery Alert近日報導,瑞典氣候部長波爾莫卡塔里(Romina Pourmokhtari)8月28日宣布解除鈾礦開採禁令提案,並將其定位為強化瑞典能源獨立與安全的關鍵一步。

◎加入小知族,喝免費咖啡

這項政策正逢瑞典展開數十年來最野心勃勃的核能擴張計畫。瑞典政府估計,到2045年瑞典電力消耗將至少達到300TWh,目前約為140TWh。為滿足預計到2045年可能翻倍的用電量,瑞典計畫建造新的核反應爐。此外,在目前地緣政治日益不穩、鈾市場波動加劇的環境下,這項政策逆轉也反映出瑞典在平衡環保與能源安全優先順序上的根本性改變。

瑞典現在計畫廢除的鈾礦開採禁令,是在2018年由先前的社會民主黨(Social Democratic Party)政府所制定。這項禁令是透過《環境法典》(Environmental Code)修正案來實施,目的是要徹底禁止瑞典境內所有鈾礦開採的活動。當時的政府引用重大的環境考量作為理由,特別是擔心鈾礦開採可能造成的土壤和水源污染風險。由於上屆政府推行的政策旨在逐步淘汰核電,這使得瑞典境內生產鈾礦顯得毫無必要。此外,當時全球鈾市場提供穩定的供應鏈和具有競爭力的價格,因此瑞典能輕鬆進口現有核電廠所需的燃料,而無需擔心供應中斷。

隨著地緣政治緊張,鈾礦供應不穩定,加上現任政府計畫擴張核電,瑞典政府已提議,取消《環境法典》中禁止向涉及含鈾材料採礦或加工設施頒發許可證的規定,並將鈾礦納入《礦產法》所規範的特許礦產範圍。此舉意味瑞典未來有可能進行鈾礦開採,並能在勘探過程中對基岩進行全面調查。在特定條件下,申請鈾礦勘探許可和加工特許權也將成為可能。

為了達成核電復興計畫,瑞典國會2023年11月批准一項法案,取消對目前運轉中核反應爐數量的限制,並允許在新地點建造核反應爐,為瑞典發展新核電鋪平道路。這項修正案已於2024年1月1日生效。

瑞典目前營運中的核電廠有3座,共計有6座核反應爐在運轉,發電量約佔全國總電力的29%。瑞典的大部分核燃料,包括所有鈾濃縮服務,都仰賴進口。為了滿足未來預計的電力需求,瑞典需要大幅增加發電量。政府已宣布將在林哈爾斯(Ringhals)核電廠興建3到5座小型模組化反應爐(small modular reactor,SMR),目標在2035年前完工。這些新反應爐預計將提供約1500MW的發電容量。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瑞典 # 核電 # 核能 # 鈾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