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師罹攝護腺癌骨轉移「痛到坐輪椅」 三總跨團隊重拾生活品質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攝護腺癌是男性常見癌症,全球排名更高居第一,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2022年有9062人確診攝護腺癌,增幅和前一年相比超過兩成。泌尿科醫師指出,很多人確診初期並無症狀,往往都是攝護腺肥大檢查時揪出,並有三分之一患者已發生遠端轉移,並以骨轉移最常見,嚴重者甚至會痛到無法行走,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年一次健檢,並戒菸、戒酒,少吃紅肉、多運動。

根據衛福部2022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約三分之一的患者,新診斷攝護腺癌時已發生遠端轉移,當中骨轉移尤為常見,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與存活期。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主治醫師楊明昕表示,攝護腺癌一旦骨轉移,常伴隨疼痛、病理性骨折、脊椎壓迫甚至惡性高血鈣症等骨骼相關併發症,對病患身心皆是重大打擊。
楊明昕指出,針對攝護腺癌的治療選擇多元,包括荷爾蒙治療、化療、標靶治療等。特別是對於骨轉移患者,由於這個族群多為70歲以上的長者,常伴隨骨質疏鬆問題,在治療計畫中必須整合骨骼健康的管理,才能提供更全面的照護。

攝護腺保養 少吃紅肉、戒菸酒
針對攝護腺保養與預防建議,楊明昕說,生活習慣上要多運動、戒菸、戒酒;飲食方面要減少牛、豬等紅肉及高脂肪食物的攝取,但可以多補充南瓜籽、蕃茄、鈣質、維生素D等。
早期發現也很重要,多半是良性攝護腺肥大檢查時發現,他提醒民眾出現頻尿、急尿、夜尿、排尿困難、餘尿感等要特別留意,很多攝護腺癌患者初期無症狀,出現骨頭疼痛時往往已是晚期轉移,建議50歲以上男性每年定期篩檢。
三總跨團隊 助骨轉移患者維持生活品質
68歲的國中退休教師李先生是攝護腺癌患者。楊明昕說,原本樂觀的他,3年前因頻尿與骨盆疼痛就醫,甚至必須以輪椅代步,驚訝得知罹患攝護腺癌且已有骨轉移,病情轉變讓他陷入憂鬱,擔心將失去行動力與生活自主,所幸在家人陪同下轉診至,納入「攝護腺癌骨轉移多專科照護團隊」的照護流程,經過一年多的治療與追蹤終於穩定控制,生活品質也大幅提升,也重拾和家人一起旅遊的計畫。
在醫療團隊的協助下,李先生接受骨轉移藥物治療,有效控制病灶,並預防併發症發生,營養師為他量身打造飲食計畫,復健科協助強化肌力,癌症個案管理師提供衛教與追蹤,讓他在治療中不再孤單。

楊明昕指出,這個跨專科團隊,由三總整合泌尿外科主導,聯合血液腫瘤科、放射腫瘤科、骨科、神經外科、復健科、核子醫學科、口腔外科、營養科及癌症個案管理師,建立標準化、系統化照護流程,讓患者從診斷、治療到追蹤都能獲得全人支持。
團隊自2018成立以來,截至2022年已累計收治268位骨轉移患者,骨轉移併發症發生率明顯低於國際平均,病理性骨折及放療次數也較其他國家數據為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