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更名國防部為「戰爭部」 一文看懂脈絡與沿革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中央社】白宮表示,總統川普將於周五(9/5)簽署行政命令,把「國防部」更名為「戰爭部」(Department of War),以履行川普先前所承諾「藉由恢復曾使用超過150年的舊稱,來重新調整軍隊的任務定位」。這是他為建立美國軍方強硬形象的最新舉措。

美聯社報導,這位共和黨總統必須通過立法才能正式更改名稱,政府將向國會申請立法。同時,川普將授權五角大廈使用「次要稱謂」(secondary title),以規避國會,讓國防部能夠沿用原名。
該計劃由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白宮官員披露,並在白宮的一份情況說明書中進行了詳細說明。
戰爭部成立於1789年,即美國憲法生效的同一年。二戰結束兩年後的1947年,該部依法更名。
在福斯新聞最初報導這項行政命令後,五角大廈負責人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在社群媒體上發布「戰爭部」的稱號。
以下是中央社綜整外媒,有關此次更名的脈絡:
● 打擊拜登時期覺醒風 重溫昔日榮光
紐約時報指出,改名戰爭部這項醞釀多時的措施,凸顯川普致力於重塑美國軍方,以符合他想展現更強悍形象、強調作戰能力的目標。川普認為應展現強悍軍風,而非拜登政府時期模糊軍隊士氣、任務的「覺醒風」(wokeness)。
川普是今年8月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首次拋出國防部更名的想法,稱戰爭部聽起來是個「更好」的名稱,還舉一戰與二戰為例,認為更名能讓人們想起在舊名稱下美國所擁有的輝煌勝戰紀錄。
川普當時說:「以前叫『戰爭部』時,我們締造出令人難以置信的勝利史。『國防』太偏防守了。我們當然要防守,但必要時我們也要能主動出擊。」

● 國防部門名稱歷來透過國會立法
華盛頓郵報引述說明政令的文件指出「恢復『戰爭部』這個名稱,將使本部更聚焦於我國的國家利益,並向對手釋出訊號,表明美國準備為維護自身利益而不惜一戰。」
華郵指出目前不清楚總統能否能片面把國防部改名。美國國防部與前身的歷次更名,都是透過國會法定程序完成。
華郵依據政令的說明文件研判,川普政府可能標榜「戰爭部」(Department of War)是「國防部」(Department of Defense)的「次要稱謂」(secondary title),來規避國會。
文件稱將授權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與五角大廈在「行政體系內的正式往來、對外訊息、禮儀場合及非法定文件」中,使用「戰爭部長」、「戰爭部」等次要稱謂。
● 「戰爭部」一名曾沿用逾150年
美國開國元勳喬治.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於1789年設立戰爭部,負責指揮陸軍;自1798年起,海軍與陸戰隊則由另一獨立的海軍部(Department of the Navy)主管。
這樣的架構一直持續到1947年,由總統杜魯門獲國會同意,創設「國家國防建制」(National Defense Establishment),以統籌陸軍、海軍與新成立的美國空軍。1949年,「國家國防建制」正式改名為今日的國防部。
紐時指出,在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任內,美國國會於1789年在憲法通過的幾個月後設立戰爭部,統籌新誕生的美國國家軍事力量。「戰爭部」一名沿用逾150年,期間美國先後與英國、西班牙、墨西哥打過仗,也經歷南北戰爭與對付美洲原住民的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