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萬人附議縮短國高中上課時間 學生團體籲研議國中小早自習自由參加

生活 文教
2025/09/16 18:14
六百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日前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將國高中改為10點上課,對此,學生團體EdYouth今(16)日表示,教育部應率先研議,開放國中小早自習自由參與的可行性,作為改善學生休息時間不足的第一步,並正視學生長期休息時間不足的問題,也應針對課綱與課程規劃廣泛討論,並提供課後學習與活動的配套支持。

學生團體呼籲,研議國中小早自習自由參加。梁建裕攝 zoomin
學生團體呼籲,研議國中小早自習自由參加。梁建裕攝

日前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案,「國高中上課時間改為10:00到16:00,避免慢性睡眠剝奪導致學生憂鬱、自傷自殺風險提升」,提案人強調,此一措施可使學生有充足睡眠,避免慢性睡眠剝奪導致學習效率大減、憂鬱情緒增加、自傷自殺風險提升,且放學後能有更多時間進行個人興趣探索、製作學習歷程、進行社交活動、從事健身運動、專心讀書學習,提案已經有超過萬人附議。

針對延後上課時間的提案,EdYouth表示,教育部應正視兒少休息權與學生心理健康,積極回應學生訴求,優先研議開放國中小早自習自由參與的可行性。

EdYouth說明,台灣中小學生每年上課時數居全球之冠,加上課後補習與升學壓力,嚴重壓縮學生所需的休息時間,2017年有民眾提出延後到校的訴求,教育部後於2022年修訂高中生在校作息規定,推動早自習不再強制到校。

EdYouth表示,教育部應正視兒少休息權與學生心理健康。陳卓邦攝 zoomin
EdYouth表示,教育部應正視兒少休息權與學生心理健康。陳卓邦攝

EdYouth認為,學生長時間的學校生活與課後補習,不僅壓縮休息時間,也背離108課綱「適性揚才」的精神,根據EdYouth的調查,有受訪學生表示,108課綱雖以多元學習為目標,實際上卻因升學主義與考試壓力未減,學生課後補習風氣依舊盛行,若缺乏充足配套,課綱的立意無法真正落實。

EdYouth提到,此次民眾提案指出,「慢性睡眠剝奪導致學習效率大減、憂鬱情緒增加、自傷自殺風險提升。」根據衛福部統計,12歲至17歲少年的死因排名中,自殺以24.4%位居第二,僅次於事故傷害的30.2%,顯見正視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議題刻不容緩,呼籲應針對18歲以下的自殺個案,進行死因回溯,並研究背後的結構性因素。

EdYouth理事長蔡其曄指出,近兩次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CRC)國際審查中,國際委員持續關切台灣兒少的休息與遊戲權,並提醒兒少長時間待在學校及補習班等高壓環境,恐對身心發展造成負面影響。

蔡其曄提到,近兩次CRC國際審查中,委員持續關切台灣兒少的休息與遊戲權。資料照。王良博攝 zoomin
蔡其曄提到,近兩次CRC國際審查中,委員持續關切台灣兒少的休息與遊戲權。資料照。王良博攝

蔡其曄呼籲,教育部應率先研議,開放國中小早自習自由參與的可行性,作為改善學生休息時間不足的第一步。

最後,EdYouth呼籲,教育部應積極回應學生訴求,正視學生長期休息時間不足的問題,也應針對課綱與課程規劃展開廣泛討論,並提供學生課後學習與活動的相應配套支持。

EdYouth也提到,應檢視近年來文理補習班不減反增的現象,並在未來課綱調整中,將學生的遊戲權、休息權與心理健康納入考量,確保課綱的調整能落實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CRC)精神,並真正回應學生需求。

◎加入小知族,喝免費咖啡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EdYouth # 學生團體 # 上課時間 # 早自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