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佛祖街現場|鏟子超人「烈日行動」 挖泥15天幫它重見天日 

佛祖街現場|鏟子超人「烈日行動」 挖泥15天幫它重見天日 

【記者吳慧玲、沈君帆/花蓮光復鄉報導】這起堰塞湖洪災造成19死,位於馬太鞍溪旁的佛祖街,災情是這次重中之重,5名失聯者疑還深埋此處,8日傳出挖到砂石場黃姓老闆娘和車子的消息。這處曾因綠油油農作美景,被居民視為桃花源的佛祖街已消失,保安寺前是幾米高淤泥,烈日下如同寸草不生的沙漠礫岩,景象駭人。
獨家|那夜讓賈董心臟漏拍的飛機曝光! 101煙火差點取消「賈永婕最謝他」

獨家|那夜讓賈董心臟漏拍的飛機曝光! 101煙火差點取消「賈永婕最謝他」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台北101國慶展演在10/10晚間10點登場,4分鐘煙火,8分鐘、500台無人機共演,空中浮現鏟子超人感動萬人。101董事長賈永婕曝驚險內幕,當天表演差點取消,因突有飛機要在10:02降落,所幸盤旋延遲降落才讓101無人機順利升空表演。《知新聞》經查煙火前後降落松機的有兩架飛機,其一是金門飛台班機,另一架則是當晚台北、南投兩地趕場的總統專機。
獨家|洪水摧毀幸福麵包店的「完美日常」 老闆被迫退休:或許是天意

獨家|洪水摧毀幸福麵包店的「完美日常」 老闆被迫退休:或許是天意

【記者吳慧玲、沈君帆/花蓮光復鄉報導】「阿你這裡還剩很多啊!」午後光復站前「幸福麵包店」傳來老闆黃銘漳朋友的問候,聽到同是受災戶同行的這聲招呼,他也笑了。洪災當天為收拾細軟,他和妻來不及避難,緊抓住全店最堅固的麵包架,半身泡在黑泥裡1個多小時,摸索踏著倒在黑水裡的桌椅櫃,總算劫後餘生。
北市府今發函新壽解約T17、18 蔣萬安將到議會報告爭議點

北市府今發函新壽解約T17、18 蔣萬安將到議會報告爭議點

【生活中心/台北報導】輝達相中新壽得標的北士科T17、T18基地設台灣總部,但因地上權移轉爭議卡關。北市府召開記者會宣布13日將發函新壽,提出「合意終止契約」。新壽也發聲明回應,新光人壽籲請北市府依地上權契約之約定啟動協調委員會之協調機制,努力共尋最佳解決方法。

今天台北市長蔣萬安將到北市議會進行施政報告和備詢,預料有關新壽北士科案將是議會質詢重點。《知新聞》也將直播掌握最新進度。
獨家|家園重建最後10里路!國軍弟兄「清溝日常」偶有驚喜 

獨家|家園重建最後10里路!國軍弟兄「清溝日常」偶有驚喜 

【記者吳慧玲、沈君帆/花蓮報導】馬太鞍堰塞湖洪災自9/23爆發至今21天,超過數十萬的國軍、搜救隊、鏟子超人志工們持續前進花蓮光復鄉協助,從最初的搜救進入協助家園清淤復原到生活重建階段,國軍和志工們都還沒撤。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11日說明花蓮救災進度時宣布,目前災區清理從淤土進入側溝深層清淤階段,特別呼籲鏟子超人志工:「鏟子不必再帶了,我們現在比較需要勺子」,以協助進行側溝清理。

《知新聞》在光復鄉直擊國軍弟兄和志工們協助清溝,烈日下3、5人一組對付側溝難纏的爛泥,問清到哪種程度才算任務完成,國軍弟兄回答「到挖完泥為止」,言畢又立刻埋頭伸長手到溝底,一勺一勺挖到泥車。以每天2至3公里推進,至少還需挖4至6天。
獨家|小二童歷經洪災問:我會不會死 小光故事屋趕工讓孩子回來

獨家|小二童歷經洪災問:我會不會死 小光故事屋趕工讓孩子回來

【記者吳慧玲、沈君帆/花蓮光復鄉報導】災後15天,光復鄉國中小學和幼兒園學生開始返校實體上課,但至8日仍有136名孩子還無法回到學校。位於光復國小附近的公益課輔班「小光故事屋」,同遭洪災毀屋,連鐵門都撞爛。課輔班卓老師說,所幸有很多善心物資送來,讓她們逐步重建,「期盼月底、下個月能讓孩子回來。」
超人注意!台9線馬太鞍便橋2周完工10/10通車 陳世凱:10分鐘直達光復鄉

超人注意!台9線馬太鞍便橋2周完工10/10通車 陳世凱:10分鐘直達光復鄉

【記者劉沛妘、梁建裕/花蓮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洪水沖斷馬太鞍溪橋造成台9線中斷,交通部長陳世凱9日到馬太鞍溪便道視察,經過2個禮拜的搭建、公路局的漏夜趕工,宣布台9線涵管便道將在10日下午3點正式通車,供小型、5公噸以下車輛及救災車輛行駛,估計單趟能省下約40分鐘車程,通車後只需要10分鐘就能抵達光復鄉。
獨家|災區情報!「鏟子超人」快失業了 中秋連假出動須知 

獨家|災區情報!「鏟子超人」快失業了 中秋連假出動須知 

【記者吳慧玲、林志青、李柏毅/花蓮光復鄉報導】教師節3天連假12萬人湧入光復鄉,面對即將到來的中秋連假,估將湧入數萬志工,讓中央應變中心總協調官季連成政委提前喊話,居家清理已完工,急需水電、泥作、木工專業超人支援,其餘別在連假進災區。《知新聞》採訪團隊在災區10天的最新觀察,這呼籲等同宣告,「鏟子超人」階段性任務已完成。
【評論】光復鄉淤泥何處去 鏟出的黏土是廢土或良土全看擺哪裡

【評論】光復鄉淤泥何處去 鏟出的黏土是廢土或良土全看擺哪裡

【評論/張文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花蓮光復鄉重大災情,9月23日6千萬噸洪水沖斷橋樑和堤防,泥水淹沒小鎮,造成重大死傷,大水過去後,留下大量淤泥,引發全台關注,教師節3天連假湧入12萬人次協助當地受災居民鏟土復原家園,這群志工被稱為「鏟子超人」,環境部估計將會清出10萬噸淤泥。

這些淤泥該運去何處?專長生態工程和水質環境保護的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退休教授張文亮關心此議題,在臉書發表他的專業看法,以河川整治的觀點,分享如何處置這些清出的黏土。
【評論】整治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的5關卡 專家論長遠之計

【評論】整治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的5關卡 專家論長遠之計

【評論/張文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花蓮光復鄉重大災情,6千萬噸洪水沖斷橋樑和堤防,造成重大死傷。堰塞湖的水量監測和整治,也成為各界關心焦點。專長生態工程和水質環境保護的台大生物環境系統工程學系退休教授張文亮關心此治水議題,在臉書發表他的專業看法。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