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羅智強參選國民黨主席!台中合體盧秀燕吃小吃 合力為花蓮災民送暖

羅智強參選國民黨主席!台中合體盧秀燕吃小吃 合力為花蓮災民送暖

【記者蘇柏銓、王煌忠/台中報導】國民黨主席候選人羅智強今天(25日)前往台南、高雄參加黨員座談會,傍晚返程北上前特別繞到台中,與台中市長盧秀燕同享在地小吃「台中肉圓」。兩人互動熱絡,席間不忘關注花蓮堰塞湖災情,並同聲祈願搜救能傳來佳音,強調「此時此刻,我們都是花蓮人」。針對羅智強參選黨主席,盧秀燕給予「加油!祝福!」回應。
卓揆、22首長攤牌|陳其邁提1建言籲朝野放下屠刀 蔣萬安怨捷運經費被豪砍

卓揆、22首長攤牌|陳其邁提1建言籲朝野放下屠刀 蔣萬安怨捷運經費被豪砍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上午、下午分兩批邀請全國22縣市正或副首長至政院,研商新《財政收支劃分法》釀致345億元卡關「分不出去」窘境的解決方式,台北市長蔣萬安會前受訪呼籲中央說清楚,而不是一紙公文就大幅刪減地方捷運建設補助經費;高雄市長陳其邁直指立法錯誤,應該由產生問題的地方來解決,並直言台北市增加更多自主財源,但排擠到其他縣市,對高雄來講非常不公平。最後並呼籲朝野放下屠刀,而不是拿刀相向刀刀見骨。
財劃法交鋒!蔣萬安批他「忙宣講」 卓榮泰反擊:誤解事實

財劃法交鋒!蔣萬安批他「忙宣講」 卓榮泰反擊:誤解事實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新版《財劃法》因公式錯誤、矛盾,釀致345億元無法分配出去的窘境,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分2批與22縣市正、副首長討論解決方式,上午場10點初進行至11點50分許,卓榮泰於中午12點30分親自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據了解,多位首長交鋒激烈,屏東縣長周春米嗆台北市長蔣萬安「用台北看天下」,高雄市長陳其邁則質疑雙北、桃園市長當初怎麼沒發現修法錯誤。而蔣萬安則 批行政院忙宣講,沒提出財劃法的政院版本,卓榮泰當場回應「跟事實不一樣」。
待退最大!黃健庭開撕反朱派「中文程度不好?」 心疼朱立倫:不該動輒罵他

待退最大!黃健庭開撕反朱派「中文程度不好?」 心疼朱立倫:不該動輒罵他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國民黨主席選舉9月登場,但黨內大咖避戰,黨主席朱立倫宣布交棒,懇請台中市長盧秀燕接任遭拒,「反朱派」則又批以退為進。黨祕書長黃健庭今忍不住開炮,開轟「講到這麼白了,還是有人在講什麼以退為進、做樣子,我很感慨到底是中文程度不夠好?還是太好了?」更透露朱立倫其實去年就明確表示不想選主席。
李洋勇闖政治叢林!運動部長還未正式上任就挨批 鄭運鵬提7看法幫他說話

李洋勇闖政治叢林!運動部長還未正式上任就挨批 鄭運鵬提7看法幫他說話

【記者陳雍仁/綜合報導】台灣奧運雙金名將李洋昨(27日)確定接任運動部長,成為史上最年輕的部長,也是首位專業運動員出身的部長,只是消息曝光後,還是引來不少批評聲浪,質疑李洋可能會成為誤闖政治叢林的小白兔,空有抱負卻難有作為,前民進黨立委鄭運鵬發文相挺,提出7點看法,呼籲「多給李洋鼓勵吧!」。
核三公投辯論5|打開潘朵拉盒子後就是核四 莊瑞雄:還好童子賢沒當行政院長

核三公投辯論5|打開潘朵拉盒子後就是核四 莊瑞雄:還好童子賢沒當行政院長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今天是「核三重啟」公投意見發表會的最終場,由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擔任正方代表,對上屏東出身的綠委莊瑞雄。莊瑞雄首次發言時,直言若核三重啟通過,將開啟潘朵拉盒子,接下來核二、核一甚至封存的核四,這是個夢靨;重啟核三的主張形同罔顧屏東40年的犧牲,「台北說缺電要核三延役,是把屏東當熱水器燒,這公平嗎?」更直批童子賢「還好你沒去當行政院長」。
黑狗烈日被車拖著跑!飼主挨轟喊冤「自己跳車」 警方要開罰了

黑狗烈日被車拖著跑!飼主挨轟喊冤「自己跳車」 警方要開罰了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彰化縣埔心鄉傳出疑似虐待動物案件,有網友直擊,一輛小貨車拴著一條黑狗,拖拉著黑狗在烈日下在炙熱的柏油路上奔跑,影片曝光後,引發網友熱議,不僅擔心黑狗的安危,恐怕也影響到後方用路人的行車安全。飼主今天到案澄清,稱是狗自行跳車,事後有抱上車,非虐待。對此,警方要開罰了。
遛狗?虐狗?彰化黑汪烈日下遭拴追貨車 氣喘吁吁畫面曝光

遛狗?虐狗?彰化黑汪烈日下遭拴追貨車 氣喘吁吁畫面曝光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彰化縣埔心鄉傳出疑似動物案件,有網友直擊,一輛小貨車拴著一條黑狗,拖拉著黑狗在烈日下在炙熱的柏油路上奔跑,影片曝光後,引發網友熱議,不僅擔心黑狗的安危,恐怕也會影響到後方用路人的行車安全。彰化動物防疫所證實,已接獲民眾檢舉,會通知飼主釐清案情。
專訪|700醫糾案卡關!全因醫師拒具名鑑定 司法官曝心聲求解方

專訪|700醫糾案卡關!全因醫師拒具名鑑定 司法官曝心聲求解方

【記者丁牧群/台北報導】《刑事訴訟法》2024年5月15日施行鑑定新制,要求刑事案件鑑定人須具名,且必要時須配合司法機關到法庭作證說明。新制影響最大的是醫療糾紛案,因為院檢以往長年委託衛生福利部醫事審議委員會鑑定醫師有無過失,但醫審會認為新制「窒礙難行」,理由是「具名」恐使鑑定醫師遭關說、騷擾甚至報復,且醫師本業繁忙,難抽出時間出庭,因此醫審會同年8月起退回司法機關委託鑑定案,導致新制施行1年來,累積700多件醫糾案卡在地檢署及法院無法結案。一名檢察官無奈說:「司法官已經忙到快瘋掉,我覺得醫療糾紛最好都給衛福部處理。」《知新聞》訪問法官黃湘瑩和檢察官黃珮瑜,了解修法原因和困境。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