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彈狂炸台北!淡水河、基隆河關水門 今17時起管制「只出不進」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因風神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帶來持續性大雨,雙北已出現顯著降雨,台北市水利處表示,降雨量加劇將致河川水位快速上漲,可能漫淹至高灘地,因此將於今(20)日17時起,執行淡水河(新3-2號華翠至淡6號敦煌)、基隆河沿線疏散門及越堤坡道「只出不進」管制,並於管制執行4小時後(20日21時)開始拖離堤外停車場滯留車輛。 2025/10/20 13:16 生活
颱風恐來襲!水利署備戰 馬太鞍溪臨時土堤新增太空包明可完成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水利署長林元鵬今天上午9點於第九河川分署召開防汛整備視訊會議,依最新氣象情資顯示,原熱帶擾動96W已於今天凌晨2點發展為熱帶低壓(TD27),並向西方向行進,有發展為輕度颱風趨勢,加上東北季風若與颱風外圍環流產生輻合,預估北部、東北部、東部將為降雨熱區,爰召集各分署盤點防汛整備情形。 2025/10/17 17:17 財經 產業脈動
移工也當「鏟子超人」! 心疼災民動員助花蓮:我們錢不多但願出力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花蓮光復鄉遭逢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洪災重創,在全台總動員投入救災之際,出現了不同於以往的動人景象。由越南、印尼多位移工組成的隊伍,犧牲假期甚至請假,遠赴災區協助清掃淤泥、整理善後,展現了不分國界的救助精神。 2025/09/30 16:31 社會 地方大小事
馬太鞍洪災釀17死、7失聯 衛福部啟動一戶一社工關懷機制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統計至今天上午7時,本次馬太鞍洪災已釀17死、7失聯,另有718人收容安置。衛福部長石崇良今(28日)指出,必要時協調花蓮縣政府,針對罹難家庭啟動「一戶一社工」協助機制;同時強調保障醫療不中斷,包含災民可免費補辦遺失的健保卡、免費再次領取藥物,另外,為預防災後群聚感染,也在花蓮災區擴大公費疫苗施打範圍,包含災民、第一線救災人員與志工等。 2025/09/28 11:32 生活 醫藥
有片|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再添1死! 佛祖街尋獲6旬男性大體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因壩頂溢流,導致光復鄉多處地區嚴重淹水,災情告急,台中市消防局在第一時間完成整備,長途跋涉433公里,在昨天晚間抵達花蓮,隨即投入搜救工作,截至今天(25日)上午8點半,已成功協助11人脫困,今天下午特搜隊員挺進佛祖街,在河堤旁雜草樹堆中尋獲1名男性大體。 2025/09/25 17:18 社會 突發現場 突發現場
有片|花蓮我來了!台中特搜隊急馳433公里 助11人脫困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因壩頂溢流,導致光復鄉多處地區嚴重淹水,災情告急,台中市消防局在第一時間完成整備,長途跋涉433公里,在昨天晚間抵達花蓮,隨即投入搜救工作,截至今天(25日)上午8點半,已成功協助11人脫困。 2025/09/25 16:30 社會 突發現場
卓榮泰視察花蓮災損!跟傅崐萁爆口角 他嗆:堰塞湖歸中央管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昨天下午溢堤,造成光復鄉村內跟馬太鞍部落嚴重淹水,災情已奪走14條人命,迄今仍有124人失聯,行政院長卓榮泰原定今早11點15分視察被洪水沖斷的馬太鞍溪橋,受路況影響直到50分才到達現場,卓說,現在心裡最著急的是百位失聯民眾,並要查出為什麼要求撤離區沒有落實,造成14位往生的不幸。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現場向卓抱怨,地方救災已經很辛苦,綠委、網軍側翼還出來罵,並直指堰塞湖是中央權責,卓榮泰皺眉說「大家都在救災」,示意傅現在救災為重。 2025/09/24 13:54 政治 黨政要聞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14死18傷!持續搜索 卓揆趕赴花蓮勘災 【生活中心/連線報導】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昨(23日)下午溢堤,大量洪水沖斷馬太鞍溪橋,光復鄉淹水災情慘重,依花蓮縣消防局統計已有14人死亡,其中光復鄉敦厚路、佛祖街發現罹難人數最多;目前大水已退,救難人員持續地毯式搜救,傷亡人數恐再攀升。行政院長卓榮泰今上午趕赴花蓮勘災。 2025/09/24 08:46 生活 交通
遊日注意!東京今午暴雨 羽田機場取消20航班電車多有延誤 【編譯陳怡妏/綜合外電】日本今天(9/11)下午受秋雨鋒面影響,東京都內下了超過100毫米的暴雨,多地傳出淹水災情,河水暴漲,包括山手線在內的眾多電車及地鐵都因大雨出現誤點,日本全日空(ANA)及日本航空(Japan Airlines, JAL)一度暫停東京羽田機場的地勤作業,截至當地時間下午4時已取消20航班。 2025/09/11 17:00 國際 熱搜話題
賴清德遭傅崐萁竄位奪冠!7月電視新聞報導排名曝 周台英師大抽血案排第8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日前公布6月份「電視新聞報導觀測報告」數據,總統賴清德以「團結國家十講」演說及國安簡報議題回應,奪下報導量第1名,國民黨團總召傅崐萁因交通部考察花蓮鐵路高架化,報導量居第9名,根據最新7月份數據,傅崐萁靠企業捐款花蓮縣政府及反罷免活動等新聞,竄位成功奪下寶座,賴清德以聞海外出訪過境地點議題、漢光演習及南部淹水災害應變措施等新聞居次,另外,前台師大女足教練周台英,因人體研究計畫血液取得倫理疑義,報導量居第8名。 2025/09/07 18:46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