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碁轉投資公司與美新創合作 睿禾控股從屋頂型光電跨足氨轉氫發電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為協助企業實現減碳路徑,宏碁轉投資的睿禾控股瞄準國內工業用電大戶廠區,與美國氨能業者Amogy合作,投入氨轉氫發電系統應用,規劃在2026年底至2027年初完成安裝與驗證。 2025/07/26 10:00 能源
中鋼子公司中龍一號高爐大修完成 中鋼團隊自研工法、降低碳排量逾萬噸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中鋼(2002)子公司中龍一號高爐大修竣工,今(22日)舉行開爐祈福典禮,中鋼董事長黃建智表示,此次爐代更新工程首次導入完全由中鋼團隊自行規劃、執行,大幅提高工程自主EPC(工程設計、採購製造、建造安裝)能力外,也透過移植中鋼爐頂氣回收系統TGRS(Top Gas Recycle System),在提升設備自動化、電腦化及AI智能化及降低生產成本的同時,更可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量,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2025/07/22 18:28 財經 產業脈動
投資人瘋ESG!2檔ETF漲幅勝大盤 證交所「這網站」篩出永續公司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有研究指出,ESG表現愈好的公司,股價和本益比表現相對優異,因應今年起全體上市公司皆需申報永續報告書,未來各公司ESG資訊將全面公開透明,進入證交所「ESG InfoHub」平台,可了解各產業及公司所有ESG指標。 2025/07/21 19:37 財經 股市基金
陽明布建新世代船隊!向韓華訂7艘LNG雙燃料全貨櫃船 2028至2029年交船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陽明海運(2609)執行新世代船舶布建計畫,召開第404次董事會決議將向韓國韓華海洋造船公司訂造7艘15000 TEU級LNG雙燃料全貨櫃輪,後續將於締約後配合陽明海運營運船隊汰舊更新計畫與業務推展需求,於2028-2029年間陸續交船。 2025/07/18 14:54 財經 產業脈動
電動車不是「碳炸彈」!ICCT:溫室氣體排放量比燃油車少4倍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TOYOTA會長豐田章男日前脫口電動車是「碳炸彈」,直指1輛電動車的污染程度相當於3輛混合動力車,不過ICCT(國際清潔運輸委員會)秀數據打臉,直指電動車溫室氣體排放量比燃油車少近4倍,而TOYOTA是傳統車廠轉型的落後者。 2025/07/12 09:55 能源
馬偕醫院3院區完成碳盤查 查「這些設備」最耗時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醫院是用電大戶,為邁向綠色轉型,馬偕紀念醫院今(10)日宣布,已完成台北、淡水、兒童醫院三院區的溫室氣體盤查,並通過第三方認證。盤查結果顯示,三院區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總計達4萬4802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馬偕表示,此次盤查是邁向醫療永續的重要里程碑,未來將以此數據為基礎,推動實質減碳行動。 2025/07/10 17:04 生活 醫藥
AI帶來「環保代價」 微軟碳排放較5年前增逾23%!能源消耗暴增168%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外媒Windows Central報導,微軟最新發表的《環境永續發展報告》顯示,僅因AI帶來的成長,公司碳排放量就增加23.4%,能源消耗更是暴增168%。 2025/07/09 16:58 能源
AI電力需求激增考驗川普「大而美法案」 如何重塑美國氣候與能源政策 【國際中心/綜合外電、中央社】隨著美國共和黨「大而美法案」在國會兩院通過,美國總統川普基本上兌現他的競選承諾,也就是大幅限縮前任總統拜登具時代意義的氣候政策。專家指出,目前正值人工智慧(AI)資料中心電力需求激增之際,取消潔淨能源的稅務誘因,勢將讓新能源的需求都將轉向化石燃料產業,導致更多溫室氣體排放與空氣污染。 2025/07/04 15:01 國際 熱搜話題
泰鼎去年再生能源使用比例突破3% 減碳量近5000噸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印刷電路板廠泰鼎(4927)表示,2024年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已突破3%,貢獻減碳量近5,000噸,展現綠色轉型的階段性成果。同年已完成建置的太陽能發電系統裝置容量已達8.3MWp,預估每年可額外減碳超過6,000噸。 2025/07/01 11:41 能源
最新報告:再生能源供應破紀錄 全球碳排量仍連4年創新高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能源在日常生活和產業發展中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根據產業機構「能源研究所」(Energy Institute,EI)發布的年度報告,再生能源在內所有形式的能源供應去年均創下新高,然而在化石燃料使用持續增加情況下,溫室氣體二氧化碳排放量仍連續4年改寫歷史高點。 2025/06/27 15:15 國際 熱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