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團體盼加嚴光電環評 能源署:推動屋頂優先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針對今日環保團體發表加嚴光電環評聯合聲明,經濟部能源署說明,光電推動以屋頂優先、地面複合利用為主,設置時須依循相關法令規範與審查機制,均避開環境敏感區位。 2025/10/27 19:07 能源
烏山頭光電板爭議|立委、環團提水面型、地面型光電環評 業者批不要搞民粹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包括立委及環團都提出,針對山坡地15公頃以上地面型光電以及5公頃以上水面型應該都要環評。對此,業者表示,環評有很嚴格的立法的程序,那現在的立法好像是說,我覺得民眾想聽什麼,那我來搞什麼,另外就是水庫要不要環評?水庫本身就是一個人工的東西,好像你蓋房子或是屋頂上面蓋太陽能,要不要環評,然後它這個東西又不會對環境產生負面,我們要用科學的態度來面對,不是用民粹,或者說用政爭的角度去看。 2025/10/14 19:22 能源
斗南大淹水遭指人禍!環團:下水道未設防倒灌設施 要雲林縣府速改善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8月3日雲林地區遭遇強降雨侵襲,豪雨不斷,造成大湖口溪水位暴漲,水流沿著下水道直接倒灌進斗南市區建國三路一帶住宅區,導致至少300戶居民受災、生活大亂!環團指出,根據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實地勘查後已確認,斗南市區淹水主因,是下水道系統排放口未設置倒灌防護設施,痛斥雲林縣政府,這場災害並非天災無可避免,而是人禍造成的重大錯誤! 2025/08/05 18:28 社會 地方大小事
童子賢砲轟太陽光電!2大改革迫在眉睫 環團籲能源公正轉型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水面型光電為國際趨勢,卻因一場風災引爆爭論,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批評,當前政策未納入環評且台灣環境不利發展光電,業者憂恐一竿子打翻一條船,專家疾呼加速提升耐風性並強化環評,環團則提出「在地共生」2訴求。 2025/07/20 10:13 能源
批太陽光電不敵「大魔王」變災難 環團:加速發展屋頂型光電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丹娜絲颱風挾著狂風暴雨重創南台灣,引發海上型、地面型太陽光電諸多爭議,環團10日在環境部前召開記者會,要求重新檢討並加強發展非公家屋頂型光電,同時呼籲政府不斷開發天然氣接收站,恐破壞生態及陷入財政風險。 2025/07/10 12:55 能源
環團批麥寮海水淡化廠拖延興建 台塑回應:9月底完工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台塑麥寮海水淡化廠原訂2024年10月底前完工並投入營運,但環團出面指控,仍有4%的工程量遲遲不完工,今年4月遭環境部依違反環評承諾開罰30萬元,台塑出面解釋,興建過程遭遇諸多不可抗力因素所致,預計9月底前會完工。 2025/06/23 17:50 財經 產業脈動
「中火淪提款機」吳思瑤揭燃煤量真相 痛斥藍提主決議動機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核電歸零後,台中火力發電廠遭環團批「火力全開」,台中市長盧秀燕批中火有5部機組「違法發電」,影響人民健康,立法院藍白委所提「2028無煤中火」等三項主決議被列入院會優先討論事項,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痛斥台中藍委、盧秀燕各自為了救大罷免、爭奪大位,拿中火議題當提款機「政治操作」,事實上中火在國民黨中央執政時期燃煤量創新高,民進黨執政後多管齊下減煤600萬噸,減少近八成,真相不容抹滅。 2025/06/03 11:18 政治 黨政要聞
核三停機台灣零核電時代 學者籲:政府應將核電廠延長使用年限制拉長至60年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隨著核三廠二號機於2025年5月17日下午卸載,5月18日凌晨起正式除役,台灣結束了近半世紀的核能發電歷程,正式邁入「零核電」時代。多位學者專家今(19日)表示,政府要做的事就是核電廠延長使用年限制延長至60 年。 2025/05/19 11:39 能源
民團控高鐵延伸宜蘭7大缺失 前交長:斬斷台鐵生命線成立公司要幹嘛?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環境部今進行高鐵延伸宜蘭環評初審,反對宜蘭高鐵的公民團體到場抗議,質疑存在七大缺失,未完成可行性評估就送環評,規避正規審查程序,排除在地居民參與,高喊暫停環評、重啟評估,呼籲監委介入調查,前交通部長賀陳旦直言,公聽會次數太少,可行性被忽略是兩大程序疏失。台鐵公司化今年滿一週歲 ,交通部把台鐵生命線一一斬斷,「這個不要再繼續做了,這個不可行,這個比高鐵差」那成立公司要幹什麼? 2025/05/05 19:51 生活 交通
藍白推核三廠延役!民團高雄抗議 國民黨:正視用電問題 【記者古和純/高雄報導】「核三廠」二號機即將除役,但近期民間團體發現,藍、白兩黨上月底修法欲將欲核三廠延役使用,就怕台灣爆發核安危機,今天20個民團集結國民黨高雄市黨部前上演行動劇,並點名兩位有意角逐高雄、台南市長的立委柯志恩、謝龍介背後放水操作;對此,國民黨尊重民團意見,但認為國內用電問題應正視面對,並指民團抗議錯對象了。 2025/04/23 12:11 社會 地方大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