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首次!今年用電量與經濟成長脫鉤 經濟部曝主要原因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今年是台灣第一次經濟成長率與用電量脫鉤,經濟呈現成長,但是用電卻沒有成長,上半年整體還是減少,全年用電量估計可能持平或負成長,經濟部代理能源署長李君禮說,這是好現象,分析原因除了產業結構改變,也與深度節能計畫有關。 2025/09/26 15:28 能源
最低工資可望調漲!吳東亮:或許可漲一點 但不要增加底層企業壓力 勞動部最低工資審議會26日舉行,工商協進會理事長吳東亮今天表示,今年經濟比較弔詭,呈現M型化發展,傳產、中小企業經營辛苦,政府在電價上有考量到此情況,基本工資方面希望也不要增加底層企業的壓力,呼籲大家共體時艱。 2025/09/24 18:02 財經 政策法規
10月電價平均調漲0.71% 龔明鑫:對物價影響很小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經濟部長龔明鑫部長今天出席「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國際論壇-韌性台灣民主永續」開幕式,會前受訪時針對昨天電價審議會決議調漲電價,他認為平均調幅約0.71%,整體影響很小。 2025/09/20 11:51 財經 產業脈動
民生、小商家電價調漲 工商界憂物價上漲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針對經濟部電價費率審議會本次所作的電價調整決策,工商協進會今日表示,理解並肯定審議會考量產業營運艱辛,決議產業用電不調整的務實做法,有助於維持台灣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2025/09/19 18:30 財經 政策法規
周末精選|興達電廠爆炸燒出居民怒火!藍批能源政策畸形 台電挨轟始末一次看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高雄興達電廠燃氣新二號機本月9日晚間試運轉時,因天然氣外洩起火爆炸,橘紅火光竄燒夜空,伴隨巨響與震動,附近居民嚇得衝出門,直呼「像地震、炸彈爆炸」,甚至有小孩嚇哭喊著要搬家。地方里長群起聲討,要求停工徹查。台電董事長曾文生連夜趕赴現場,初步研判是管線法蘭洩漏釀禍。高雄市長陳其邁對台電未第一時間說明表達強烈不滿,也直指高雄長期發電送給外縣市,災害卻是居民承受,認為各縣市要用的電,應該要自己負責。國民黨立委柯志恩更批能源政策「該全面檢討!」 2025/09/13 07:00 能源 地方大小事 能源
興達電廠火警讓台灣進入供電警戒期? 龔明鑫駁斥:不可能宣布分區限電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針對高雄興達電廠火災意外,外界盛傳台灣將進入「10天供電警戒期」,經濟部長龔明鑫今(11)日嚴正駁斥,強調「台電跟經濟部不可能宣布分區限電,沒有這回事」,並表示供電穩定度有把握,不會影響民生與產業用電。 2025/09/11 13:17 能源
籲823投票挺核三延役!國民黨提3關鍵:守住台灣供電穩定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核三重啟公投投票在即!國民黨今(17)日提出三大關鍵,呼籲823投下「同意重啟核三」,包括「核廢料沒地方放」非事實,以及僅供應3~5%電力,必須延役的原因,更舉例國際趨勢,包括美國66座核電廠延役40年、日本8座核電廠延役60年、法國現有核電機組延役超過60年,讓台灣回到穩定能源正軌,守住供電穩定與產業未來。 2025/08/17 10:41 政治 黨政要聞
核三重啟難題|不是「再開機」就行 專家:技術可行但卡這關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隨著核三重啟公投最後一場辯論會昨天結束後,攸關核三廠是否延役,將在8月23日公投中交由全民決定,不過,即使公投通過重啟,但專家指出,並非單純「再開機」即可,還涉及技術、安全、法規、成本與社會接受度等多重挑戰,且即使技術可行,仍需經過繁複的程序與政策決策,核電才能重新加入供電行列。 2025/08/16 21:30 能源
賴清德「團結十講」被讚效果好!蔣萬安諷:我也希望繼續講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啟動「團結國家十講」,論述引發在野黨抨擊,各界質疑聲浪不斷,但資深媒體人周玉蔻則大讚「效果不錯」。對此,台北市長蔣萬安今(7/1)日反諷,「我也希望賴清德總統繼續講」,並強調,民眾關心民生議題,而不是中央政府現在只搞政治、不做正事。 2025/07/01 14:40 政治 首都風雲
賴清德520談話全文|聚焦擴大與美國合作 出招盼解朝野僵局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今發表執政周年談話,向國人報告1年來的成績,包括3個委員會階段性成果、如何迎戰美國關稅挑戰、對美談判原則,他強調將擴大和美國等民主國家經濟合作。賴也回到政治現實面,首度鬆口,將指示國安團隊規劃向在野黨主席進行「國安情勢簡報」,盼化解朝野僵局。 2025/05/20 09:56 政治 黨政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