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攜手馬階、祥寶!穿戴式監測AI預警心梗 月費挑戰長照天花板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因應超高齡化社會挑戰,鴻海(2317)推動「智慧醫療×長照服務×科技創新」的整合應用,今(3日)與馬偕紀念醫院、祥寶尊榮長照集團正式簽署三方合作備忘錄,攜手導入AI穿戴式監測、遠距醫療平台與外骨骼肌力輔助裝置,共同建構智慧長照一體化示範模式。 2025/11/03 18:44 財經 產業脈動
緯創啟動「算力捐贈計畫」 每年將捐出100萬小時GPU算力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緯創(3231)今(3日)宣布,啟動「緯創算力捐贈計畫(Wistron Computing Power Donation Program)」,自2026年起,每年將捐出100萬小時GPU算力,免費提供給具潛力的國內外新創團隊與學術研究機構,協助他們跨越高成本的運算門檻,加速AI創新與產業升級。 2025/11/03 17:37 財經 產業脈動
太子集團縱橫亞洲各地到英國倫敦 哈佛學者批:國際社會幾近共謀 【編譯張翠蘭/綜合報導】柬埔寨跨國企業「太子集團」(Prince Group)及其創辦人陳志,日前遭美國司法機構起訴涉及電信詐欺及洗罪等罪嫌,並遭美英同步制裁,其資金版圖分布台灣、中國及新加坡等地引發各界高度關注,美國財經媒體彭博周一(11/3)指出,詐團首腦陳志縱橫柬埔寨到倫敦各地,僅在3年前還特別獲委任為東協峰會打造致贈各國領袖的國禮,如今集團帝國版圖迅速瓦解,有學者就對太子集團能蓬勃發展的原因提出見解。 2025/11/03 16:25 國際 熱搜話題
50人遭移民署註銷台灣戶籍! 名單驚見跆拳道選手 【記者曾伯愷/台北報導】針對台灣當前面對五大國安及統戰威脅,總統賴清德今年3月主持國安高層會議會,發表17項因應策略。據悉,內政部移民署已展開戶籍清查行動,調查是否在中國大陸設有戶籍、領用中國大陸護照、身分證或定居證等,並證實已有50人遭廢止「台灣戶籍」。其中跆拳道銅牌選手李東憲、台籍教師張立齊、泉州台青創業園區總負責人林金城,全被除籍。 2025/11/03 16:07 社會 突發現場
林信義妙喻「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曝APEC成員對台灣這些項目感興趣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2025亞太經濟合作經濟領袖會議(APEC Economic Leaders' Meeting, AELM)落幕,領袖代表林信義今出席記者會分享,過去台灣需要投入較多心力,去吸引國外投資跟合作,如今不用多說,許多經濟體對於台灣在數位健康、中小企業韌性等領域發展,表現出高度興趣與肯定,他在會中兩度形容「花若盛開,蝴蝶自來」,並將之歸功於全體國人共同努力的成果。 2025/11/03 15:46 政治 黨政要聞
陳漢典、Lulu高雄跨年甜蜜放閃!阿本、木木強勢助陣 「雄嗨趴」火力全開迎2026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高雄市政府主辦的「2026雄嗨趴」高雄跨年晚會,12月31日晚上7點將於夢時代前的時代大道盛大登場!主持陣容今天首度曝光,將由剛晉升人夫的陳漢典領軍,搭檔綜藝活力王阿本與新生代人氣主持木木(林葦妮)攜手主持,更驚喜邀來陳漢典的另一半Lulu黃路梓茵,夫妻倆在高雄合體迎接2026,將帶來雙倍甜蜜的舞台演出。 2025/11/03 12:01 生活 地方大小事
周末精選|黃仁勳GTC揭量子計算新藍圖 激勵概念股利多漲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輝達(NVIDIA)首度在華府舉行GTC大會,執行長黃仁勳發布多項新消息及合作計畫,他不僅反駁斥AI泡沫的疑慮,預期新晶片可望創造5000億美元營收,同時將斥資10億美元入股Nokia、進軍量子計算領域、打造美國能源部7套超級AI電腦等最受市場注目。而輝達股價也衝高一舉突破5兆美元成市值最高企業,連帶激勵台股供應鏈齊漲,台積電股價也站穩1500元以上。 2025/11/02 18:07 財經 產業脈動
黃仁勳掀實體AI浪潮! 國科會攜矽谷舉辦美台高科技論壇 聚焦智慧機器人 台灣推動AI新十大建設,當中包括4項新科技,智慧機器人是重要一環。國科會攜手北美台灣工程師協會矽谷分會舉辦的美台高科技論壇今天登場,即以實體AI為主題,邀集美台在此領域的影響力人物擔任講者,盼連結社群力量,促進技術實現。 2025/11/02 17:27 財經 產業脈動
川習會效應有限! 投信:台股AI供應鏈續看俏「五類別注意」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第六次川習會落幕後,法人認為對台股影響有限。根據群益投信統計,歷次川習會後台股表現漲跌互見,平均影響不大。市場專家指出,現階段台股仍以基本面為主,受國際股市與外資動向左右,投資重心應回歸「選股不選市」。 2025/11/02 15:12 財經 股市基金
稀土對產業發展重要性不容忽視! 工研院2026年啟動台灣稀土提煉回收技轉 中國日前管制稀土出口使美中關係再度緊張,雖然10月30日「川習會」在雙方讓步下降溫,但稀土對於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仍是各國不容忽視的戰略議題。工研院表示,台灣應優先鎖定本土淨零需要與產業前景看好的無人機、機器人、電動車馬達等使用稀土的提煉暨回收技術。 2025/11/02 12:13 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