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時中:地方疫調避重就輕!廚餘養豬11/7不解禁 農業部「例外許可」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台中梧棲廚餘養豬場10/21爆出台灣首例非洲豬瘟,今(11/3)中央公布疫調報告,外界質疑為何地方疫調慢、中央快,行政院政委陳時中認為,地方政府有相關責任的問題,容易避重就輕,很多事情還沒有辦法真正時徹查,另外,11/7可望解除禁運禁宰令,但持續暫緩廚餘養豬,由於未安全蒸煮廚餘是本次最大病毒來源,是否全面禁止廚餘養豬?農業部長陳駿季強調,解禁要滿足3個前提,而農業部過往政策原則禁止廚餘養豬、例外許可。
農業部今(11/3)舉行「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記者會」公布疫調報告,由行政院政委陳時中、農業部長陳駿季共同主持,陳駿季強調,初步疫調到一段落,但不會解散,疫調過程中看到一些管理面要去檢討的空間,後續精進討論,讓這次的非洲豬瘟是唯一案例,用更高強度的防疫策略確保台灣仍是非洲豬瘟未入侵的國家。
豬隻死亡狀況,防檢署署長杜麗華說明,10/10至10/20從系統內可見死了106頭,再加上10/21晚上至10/22凌晨執行撲殺95頭,總死亡數為301頭,飼主登記飼養300頭。
由於昨天台中市府私自再度進行清消,導致陳駿季罕見動怒批魯莽,因濕著採檢可能出現偽陰性,一定要等乾了才能採,影響採檢時程,對此,獸醫所所長鄧明中表示,本所上午10時派員到案例場,目前回報因為案例場地面還沒完全乾燥,不知是否受到昨天消毒的影響,會在下午再觀察一次,若未達到採樣的指引,我們會擇期進行採樣。
陳駿季強調,昨晚6時台中市府有回報,某個動保人員自作主張去清消,但他要強調,中央成立應變中心,也會在地方成立應變所,台中市應變所的指揮官就是盧秀燕市長,相關台中系統要由盧市長更仔細的調查情況,而不是直接轉述跟簡單對話說明就能處理,要求台中市政府對此做徹底調查。
為何地方疫調慢、中央快?陳時中也說,地方政府有相關責任的問題,容易避重就輕,很多事情還沒有辦法真正時徹查,中央也發現困境,才會組成中央疫調團隊進去協助釐清。
台中市政府提出首例豬隻死亡在10/10,日前中央懷疑更早,疫調後有何發現?疫調專家、中興大學副校長張照勤表示,有沒有可能再往前推移?在疫調過程發現很難回答,一、大量豬隻死亡就是在10/10開始,之前有沒有可能有一些風險零星病例,如果檢體還在,才有機會回溯追蹤檢測,2天半調查無法答覆,但這次廚餘是重要的來源爆發非洲豬瘟疫情,所以豬隻應該是共同時間點吃下污染的廚餘,大家會發生異常死亡的狀況,也是從某個時間點開始,最多死亡的起始點就是10/10。
陳時中直言,10/10以前的已經撲殺完畢,若是在別的養豬場,10/10至今已經幾天了,24天了,遠遠超過潛伏期,不會經過20多天都沒有案例出來,不然非洲豬瘟就不可怕了。
另外,11/7解除禁運禁宰,但持續暫緩廚餘養豬,陳駿季表示,滿足3個前提,一、廚餘蒸煮設備的查核,所有蒸煮溫度要能即時上傳監控,不會用過去照片上傳,溫度是即時,二、地方政府的稽查要落實,三、即時監測要有相關配套法規,才會處理廚餘養豬,疫調報告充分顯示,廚餘是飼料來源,落實蒸煮是沒問題。
是否全面禁止廚餘養豬?陳駿季強調,農業部過往政策原則禁止廚餘養豬,經過政府核發再利用,所以「原則禁止、例外許可」,也輔導轉型,就算要禁止也不可能立刻,正在跟環境部商討,要考慮廚餘處理是否完善,相對會造成另一個問題,有結論會對外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