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領銜台灣精準醫療計畫 開發糖尿病、癌症風險預測指標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中研院領銜「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與33家醫院合作,招募超過50萬名研究參與者,打造全球最大的漢人基因與臨床資料庫,並藉此開發出涵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自體免疫疾病與癌症等多項疾病的風險預測指標,台灣團隊也在頂尖期刊《Nature》發表2篇重要論文。 2025/10/22 21:39 生活 醫藥
不是水溶性就沒事!醫揭維生素中毒真相 4大品項最常見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水溶性維生素會從尿液排出、不會累積」的觀念要改了!泌尿科醫師指出,維生素 C、維生素B群等常見的水溶性維生素,能幫助身體產生能量、維持神經功能、保護免疫力,但當攝取量遠超出身體需要時,就可能引起「維生素中毒」現象,尤其出現手腳麻、腹瀉、皮膚潮紅等症狀,要立即停用並就醫。 2025/10/19 11:37 生活 醫藥
B肝疫苗發現新優點!可降低糖尿病風險15% 北醫大登國際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自1986年起全面實施嬰幼兒B型肝炎疫苗接種計畫,大幅降低B肝帶原率和肝癌發生率,台北醫學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具有B型肝炎免疫力還能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約15%,全球糖尿病患者預估在2050年增加45%,這項研究為糖尿防治策略開啟新思路。 2025/09/19 12:10 生活 醫藥
8天大新生兒染伊科病毒不治 估10月上旬進入腸病毒流行期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上周新增1例新生兒感染腸病毒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後死亡,為北部未滿月男嬰,出生後第7天出現低體溫至急診就醫,發現有黃疸、肝指數上升、血小板低下及代謝性酸中毒等疑似敗血症徵候,收治加護病房治療未改善,次日不幸死亡。開學後腸病毒風險上升,疾管署預估十月上旬進入腸病毒流行期。 2025/09/16 14:24 生活 醫藥
沈玉琳白血病發病過程曝!走5步就累、血紅素只剩2.6 老婆1決定救他一命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藝人沈玉琳日前證實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他今天親揭發病過程,在病倒之前就出現走路5步就累又喘的狀況,他一直以為事只是太累,直到當天突然無法控制地狂吐又喘,送醫才發現是血癌。他並針對外傳是B肝帶原者、患有猛爆性肝炎、吃太多保健品等說法一一駁斥,「白血病根本無法預防,它會有徵兆,但一旦徵兆出現,你就是得病了,就是要住院治療。」 2025/08/22 13:50 生活
新生兒腸病毒重症威脅持續 2嬰住加護病房2-3周未脫險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新生兒感染腸病毒併發重症風險持續,上周新增2例出生8天和5天新生兒感染伊科病毒11型併發重症,已經住院2-3周仍在加護病房治療中,疫調發現,父母親在生產前都有一些發燒、咳嗽、喉嚨痛、流鼻水等疑似症狀。因此,生產前14天至生產後如有出現發燒、呼吸道感染、腹瀉等疑似症狀,儘速告知醫師。 2025/08/19 15:08 生活 醫藥
B肝轉癌風險評估突破!2類人肝指數正常仍需治療 台灣領先全球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慢性B型肝炎患者過去認為肝指數沒有明顯上升,處於「免疫耐受期」和「不活動性帶原期」,肝癌風險低可以不需要服藥治療,不過台大醫院和中研院最新研究提供全球更精準的評估指標,免疫耐受期患者的表面抗原小於1萬IU/mL ,可及早用藥,不活動性帶原期表面抗原大於100IU/mL,不可忽視肝癌風險,需定期追蹤。 2025/08/19 13:49 生活 醫藥
衛福部長委屈做越多被罵越多 嘆「沒有利,名也慘」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內閣改組風聲不斷,衛福部部長邱泰源屢遭點名不適任,今日他出席肝基會31周年活動,致詞時透露小委屈,40-50年來謹遵宋瑞樓教授的教誨「把病人照顧好,名利自然就好」,他也將此理念傳遞給全國醫療體系和醫師,但最近常覺得「做越多被罵越多,沒有利,名也很慘」。 2025/08/16 20:01 生活 醫藥
談「肝炎變肝癌」患者醫療暴力 台大院長:擬採法律行為、民眾認知要加強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一位69歲男子因肝炎在台大醫院就醫7年,不滿病情仍惡化為肝癌,日前闖入診間毆打醫師。針對此醫療暴力事件,剛上任的院長余忠仁表示,院方已報案,如受害醫師有需要提出法律告訴,也會提供協助;他也提到,這凸顯民眾對疾病的預期和認知仍有落差,需要再加強相關教育。 2025/08/10 15:56 生活 醫藥
沈玉琳罹血癌轉台大醫院!2因子影響預後 需盡快骨髓移植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藝人沈玉琳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俗稱血癌,已轉院到台大醫院接受化療同時評估骨髓移植,院方表示,未獲家屬授權不會對外說明。不過據消息人士透露,沈玉琳在基因型和染色體有一些不好的預後因子,所以建議盡快做骨髓移植。 2025/08/07 15:57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