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精選|2加熱菸商闖關成功!國健署挨轟 一文看加熱菸危害和監理機制 【記者賴昀岫、陳怡文/台北報導】衛福部國健署歷經逾2年,在本周公布2家通過健康風險評估的加熱菸廠商,業者可開始生產,但產品上市前仍需經國健署審核。因在國健署長退休前通過,時機敏感引發反菸團體批評。國健署則重申除比照紙菸的管理條件外,業者還需負擔管理所有販售通路的責任,同時每年繳交公正第三方執行的「監測研究調查報告」,如未能履行相關承諾,最重可處以撤照處分。 2025/08/02 07:00 生活 醫藥
新國健署長上任!拒菸聯盟場外怒吼 籲撤「加味加熱菸」上市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民健康署「有條件通過」美國及日本菸商高達14個品項加熱菸申請案,挨轟公然違反《菸害防制法》跟菸商套招掛勾。「台灣拒菸聯盟」173個團體今日(8/1)趁著新、卸任署長交接布達,來到國健署外頭抗議,要求政府立即依法公告「除菸草原味外,禁止所有加味菸品」,並且撤銷「加味加熱菸」上市。 2025/08/01 12:23 生活 醫藥
加熱菸也會成癮! 民團拋菸價漲至400元遏止「還可填補台電虧損」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衛福部國健署目前放行2家加熱菸業者的14個品項,未來可上市販售,引發民團炸鍋!專家指出,加熱菸與傳統紙菸一樣都是以菸草製成,同樣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被稱為「戒菸國寶」的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發起人温啟邦認為,在大幅全面戒菸前提下,台灣仍有160萬人吸菸,將菸價提高至400元產生的額外收入仍可達1250億,甚至有望填補台電的虧鎖。 2025/07/31 14:12 生活 醫藥
反網路霸凌!郭泓志曝國際賽失利家遭「蛋洗」 談陳傑憲遭網攻:不需太擔心他 【記者毛琬婷/台北報導】前旅美好手郭泓志11日出席董氏基金會舉行的國際「停止網路霸凌日」記者會擔任推廣大使,他透露,過去在國際賽投不好後,家中曾經被「丟雞蛋」,他也用過來人經驗分享如何面對霸凌事件;至於近期統一獅「台灣隊長」陳傑憲也遭遇到網路言論抨擊事件,郭泓志認為不需要太擔心他,「相信他對這個的控制能力很好。」 2025/06/11 13:06 體育 野球天地
中央停辦班班有鮮乳!北市自籌1.85億延續 侯友宜:新北需3.3億預算 【記者曾伯愷/新北報導】農業部去年宣布這學期開始取消「班班有鮮乳」政策,為此北市政府自籌1.84億元,延續「班班有鮮乳」。對於北市自籌經費續辦,新北市長侯友宜今天上午出席「潭底溝抽水站機組更新工程(含站體改建)第一標動土典禮」時表示,新北若也要推行,大概預算要3.3億,期待全國有統一實施方式。 2025/02/24 17:21 生活 地方大小事 文教
「班班喝鮮乳」中央喊卡 這縣市霸氣逆風!估年砸3100萬繼續喝下去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農業部今年9月起推出「班班有鮮乳」政策,原定執行4年44億元,補充學童鈣質等營養,但因配送、冷鏈等問題引起反彈,行政院長卓榮泰昨主持政策會議決定「喊卡」。屏東縣府今(20日)逆風開第一槍,霸氣喊繼續喝下去,估一年要花3100萬元。 2024/12/20 17:05 生活
揭穿菸商十大真面目!電子煙、加熱菸及水菸沒比較好 通通致命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只有「吸菸」或「不吸菸」,沒有比較好的菸!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菸草公司的目標就是讓年輕人對尼古丁上癮,新興菸品成為他們的捷徑。台北市衛生局攜手董氏基金會揭穿菸商十大真面目,無論電子煙、加熱菸或水菸,都跟與紙菸都一樣會上癮,也會致命,全球每年超過800萬人死於菸害。 2024/10/11 19:22 生活 醫藥
鋼琴家最後直播成真!制衡酸民 自救、他救這樣做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新秀鋼琴家昨日在爆料公社直播彈琴,文字透露是最後一次,卻有酸民留言刺激「有種跳給我看、趕快跳、不會跳啦」,結果憾事成真。專家認為,愈多人組成支持力量來制衡酸民通常可以改變情境,親友看到有人意圖輕生,直接打電話或約見面會比文字訊息更好,當事人則建議遠離社群尋求現實生活親友支持。 2024/08/22 20:15 生活 醫藥
加味菸擬禁27添加物成分不禁口味 民團轟:越補越大洞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菸商為吸引青少年,透過在菸品中添加花果香、薄荷味來掩蓋菸草辛辣味,國民健康署昨日二度預告草案,禁止菸品使用27種添加物成分,不過台灣拒菸聯盟直言,禁止「添加物成分」不等於禁止「口味」,例如禁止薄荷醇,但可能用其他方式製造薄荷味,掛一漏萬的預告越補越大洞。 2024/08/09 16:05 生活 醫藥
看破菸商手腳!開放加熱菸年增2百億稅收? 根本非上市條件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開放加熱菸「可年增200億菸捐稅、獲得百億癌症新藥基金」全是菸商施壓政府的假議題!台灣拒菸聯盟痛批,菸捐稅收非加熱菸上市審查條件,菸商怎能以「稅收為由」要求政府速通過加熱菸上市,加熱菸使用者九成同時吸食紙菸,甚至成為多重尼古丁產品使用者,成癮性更高且健康危害更大。 2024/08/08 17:39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