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攔截|美國進口「亨士芥末醬」遭檢出致癌物 43.39公斤全退運銷毀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衛福部食藥署今(2日)公布最新「邊境檢驗不符合食品資訊」,其中一批由美國進口的「亨士芥末醬」,被檢出致癌物質環氧乙烷,共43.39公斤全數退運或銷毀,針對進口業者則採取100%逐批查驗。 2025/09/02 11:28 生活 醫藥
人物|國安局副局長黃明昭接任警大校長!部屬揭他記憶力驚人 讓分局長臉色鐵青 【記者林志青/台北報導】內政部今天公布警察大學校長人選,由國安局副局長黃明昭接任。現年62歲的黃明昭,警大51期畢業,歷任刑事局長、高雄市警局長、警政署長及國安局副局長等重要職務。過去曾共事的警界同仁透露,黃明昭記憶力驚人,任高雄市警局長時,曾於開會時質問分局長,某暴力份子的資料怎麼和前一次不同,讓分局長啞口無言。為人則事必躬親,曾深夜親自帶飲料勉勵緝毒同仁,有次某同仁外婆過世,當時直屬主管缺席公祭,卻看到黃明昭親自出席,讓同仁深深感念。 2025/07/29 16:50 社會
警政署最新高階人事!118異動名單曝光 黃明昭接警大校長 【記者林志青/台北報導】警政署今天公布高階人事,最受矚目的是警大校長由國安局副局長黃明昭接任,其他包括台中市警局長李文章調任警政署副署長、新北市警局長廖訓誠調任警政署副署長、警政委員吳敬田調任台中市警局長、警專校長方仰寧調任新北市警局長、航警局長廖恆裕調任桃園市警局長。 2025/07/29 11:53 社會 地方大小事
大麻濃度十年升逾十倍!思覺失調風險高達8成 超越安非他命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大麻絕非天然無害!精神科醫師示警,大麻主成分濃度在過去十年上升超過10倍,短期使用就會造成記憶力受損、運動協調和判斷力出問題,長期或重度使用除了成癮,還會造成慢性支氣管炎、認知功能障礙,增加精神病風險。研究發現,現在思覺失調症患者,有更高比例與大麻使用相關,大麻造成思覺失調的風險遠高於安非他命。 2025/07/27 09:30 生活 醫藥
睡不好干擾大腦排毒 長庚研究:毒素累積害記憶力變差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大腦中的腦淋巴系統堪稱「腦內清道夫」,能把不需要的代謝廢物清除出去,尤其在深度睡眠期間,此作用最為活躍,林口長庚醫院最新研究證實,睡眠品質差會干擾大腦清除毒素,毒素長期累積導致記憶力變差,對高齡者來說,改善睡眠品質有助減緩記憶力與認知功能退化。 2025/07/09 13:23 生活 醫藥
別把認知功能退化當老化!掌握失智前警訊 有望治療逆轉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學不會新遙控器怎麼用」、「說到一半就忘了要講什麼,又重覆說前面已說過的事」,許多家庭習慣把記憶退化當作正常老化,輕忽早期失智症警訊。醫師提醒,「輕度認知障礙」者每年約有10至15%會轉化為失智症,若能在此關鍵階段即時診斷、介入治療,有機會改善或穩定病情,建議認知功能退化症狀持續6個月以上,可就醫評估。 2025/07/05 18:44 生活 醫藥
翻轉部門流動率高靠「不正常人」? 自閉徒+聽障師成最佳拍檔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正常人沒有人願意做,那你就去找不正常的人好嗎?」東友科技董事長黃育仁坦言,自己這句話雖然不妥,卻是公司軟體測試單位30%高流動率的止損契機。因為這個外人眼中枯燥、乏味的工作,自閉症員工卻如魚得水,久了甚至有人主動要求學寫程式,為此他回聘一位退休的聽障經理來教課,沒想到「一個講不快、一個要慢慢講才懂」的組合竟意外地合作無間,那位經理更大讚:「這是我教過最好的一個徒弟。」 2025/06/28 08:00 生活 醫藥
早期篩檢阿茲海默症 專家揭關鍵在Tau蛋白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隨著台灣核准兩款阿茲海默症新藥,失智症早期篩檢相當重要,台灣現行只能使用量表和規範來判斷病人「很可能」是阿茲海默症,但阿茲海默症只是失智症的其中一種,醫師指出,相較於類澱粉蛋白在阿茲海默症症狀出現前即可能沉積,Tau蛋白的出現則與神經損傷、病情惡化高度相關,是評估是否啟動治療的關鍵生物標記。 2025/06/25 13:59 生活 醫藥
林芳郁失智!狂繞大安森林公園13圈30公里 她親睹一幕「眼睛不敢移開」 【記者盧麗蓮/綜合報導】曾任衛生署長,也是國際公認的心律不整與瓣膜整形手術權威的醫師林芳郁罹患失智症5年,其妻林靜芸出書「謝謝你留下來陪我」,引發醫界與社會關注。林靜芸並透露,林芳郁曾經堅持外出散步,短則3公里,長能達30公里,有回繞了大安森林公園13圈才停下。 2025/06/22 10:23 生活
林芳郁罹病成「孤獨的決策者」 專家:高社經失智初期最難辨識(獨家)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前衛生署長、心臟外科權威林芳郁5年前確診失智症的訊息,日前由其妻、整形外科名醫林靜芸證實,以其為名的「林芳郁教授基金會」今舉行基金會成立儀式。專家提醒,這類曾為行業頂尖的失智症個案,最先被注意到的往往不是認知問題,而是情緒的驟變與寡言,建議家人即便經濟無虞可在家照顧,仍應讓個案「走出來」,和有相同經驗的家庭相處、交流。 2025/06/22 10:13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