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聯科技首台AI照護機器人原型機「愛寶」亮相 明年首季量產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由長佳智能(6841)與群聯電子(8299)合資成立的長聯科技,今(25日)發表首款生成式AI照護機器人「愛寶」,長聯科技董事長李友錚表示,10月起將在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進行為期三個月的實地驗證,順利的話,將在明年首季進入量產。 2025/09/25 18:11 財經 產業脈動
繼電器廠松川暫定10/16上市!10/2~10/7公開申購 抽中約賺5萬元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繼電器廠松川精密(7788)配合上市前公開承銷,配合上市前公開承銷,對外競價拍賣5,064張,競拍底價82.61元,最高投標張數643張,暫定承銷價95元。競拍時間為9月26日至10月1日,10月3日開標;10月2日至7日辦理公開申購,10月9日抽籤,暫定10月16日掛牌,以目前興櫃價格約148元來看,抽中1張約可賺5萬元。 2025/09/24 15:54 財經 產業脈動
創新高!受惠半導體需求增長 科學園區上半年營業額2.74兆元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國科會今(24)日公布科學園區今年上半年營運情況,三大科學園區上半年營業額創新高,達2.74兆元,比去年同期成長26.74%。國科會分析,上半年全球高科技產業受惠AI應用加速,雲端服務與邊緣運算投資增長,半導體產業需求仍持續增長。 2025/09/24 14:08 財經
專家看輝達投資OpenAI:資金無性生殖 市場迎2000年來最大泡沫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在輝達宣布投資OpenAI千億美元後,曾任瑞銀證券半導體首席分析師、有「外資金童」之稱的程正樺,稍早在臉書發文表示,輝達身為整個供應鏈最大受惠者以及最有錢玩家,自己跳下來玩這局,泡沫成形必須有看似合理的迴路可讓資金自行無性生殖,然後把評價搞到令人髮指又無可奈何程度,他相信市場即將見識到2000年以來最大科技泡沫。另一方面,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今天也在臉書發文評論:「泡泡越吹越大,好像永遠不會破。」 2025/09/23 15:43 財經 產業脈動
一文看懂|輝達砸3兆投資OpenAI打造超級資料中心 採新一代Vera Rubin平台明年上線 【編譯于倩若/綜合外電】周一輝達(NVIDIA)與OpenAI宣布已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攜手推動一項高達1000億美元(約3.03兆台幣)的重大合作案,目標是打造總計至少10GW(百萬瓩)運算容量的AI資料中心,導入輝達先進系統與數百萬顆GPU,以支援OpenAI下一代AI模型的訓練與部署。 2025/09/23 10:55 財經 國際焦點
天璣9500發表2|挑戰蘋果A19 Pro 一文看懂聯發科最新旗艦機升級效能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聯發科技(2454)今發表最新一代旗艦晶片天璣9500,《知新聞》整理發表重點,包括台積電N3P製程、CPU/GPU/NPU升級、能效與遊戲體驗強化等9大項目和上一代比拚,進一步探究實際效能數據。 2025/09/22 15:03 財經 產業脈動
天璣9500發表1|聯發科最強5G AI晶片問世 首批採用手機第4季上市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聯發科技今(22日)正式發布天璣9500旗艦5G Agentic AI晶片,同時結合多項先進技術與突破性創新,為聯發科技天璣系列迄今最強大的行動晶片。天璣9500採用業界最先進的第三代3奈米製程,整合最新的全大核CPU、GPU、NPU、ISP等高算力處理器,為裝置端AI、影像處理、主機等級遊戲體驗與網路通訊等技術開啟新紀元。首批採用聯發科技天璣9500晶片的智慧型手機將於2025年第4季上市。 2025/09/22 15:01 財經 產業脈動
南台灣綠能轉型新篇章:中租攜手中小微企業共創永續未來 由中租控股主辦的「2025中租中小微企業ESG策略論壇」,今年第三場移師高雄開講,聚焦「綠色轉型新解,激發永續量能再成長」,9月11日,集結產官學界與永續實踐者,深談南台灣製造業與農業在AI與ESG雙重浪潮下的轉型契機。 2025/09/22 13:39 民生
聯發科明發表天璣9500挑戰高通驍龍8 Elite Gen 5 手機晶片巔峰對決受關注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聯發科技(2454)預計在明天(22)日正式發表下一代旗艦晶片天璣9500,市場預期在CPU、GPU效能將明顯提升,AI應用層面也將進一步擴展,同時,競爭對手高通也在本周於美國將發布新旗艦機晶片驍龍8 Elite Gen 5,全球兩大手機晶片廠同步發表新品並針鋒相對,預料將成為產業界關注焦點。 2025/09/21 09:00 財經 產業脈動
美研究:女性較抗拒AI 採用率比男性低25%恐拉大職場性別差距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美國哈芬登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近日報導,在人工智慧(AI)浪潮席捲全球之際,男性似乎比女性更積極擁抱這項新科技。一項由美國柏克萊大學、史丹佛大學和哈佛大學研究人員近期共同發布的研究指出,雖然AI的好處理論上應對男女同樣適用,但女性採用AI工具的比例平均卻比男性低25%。然而,女性這種對AI較為抵抗的態度,卻可能讓未來職場上男女不平等差距變得更大。 2025/09/19 20:56 國際 寰宇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