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公費醫師計畫被醫界罵翻! 挨批為醫療環境埋地雷、緣木求魚

公費醫師計畫被醫界罵翻! 挨批為醫療環境埋地雷、緣木求魚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衛福部長石崇良昨(9日)證實,「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計畫」將續辦。醫界批評,政府並未充分評估,無疑是為我國醫療環境埋下地雷,且急重難罕重點科別人才之所以短缺,是因為值班多、風險高、給付少,生活品質不好,與其他低風險之科別的收入不成比例,「試圖以增加培育公費醫師來解決重點科別人才短缺,根本是緣木求魚」。
公費醫計畫急轉彎「9校續辦招生150名」 挨批朝令夕改!石崇良親上火線

公費醫計畫急轉彎「9校續辦招生150名」 挨批朝令夕改!石崇良親上火線

【記者賴昀岫、王良博/台北報導】原訂今年將結束的「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計畫」,衛福部長石崇良9日受訪時證實會續辦,清大、中山及中興等3校學士後醫學系及義守大學各獲配30個名額、慈大10名、台大、陽明交大、成大和輔大則各有5個公費名額,總計150個名額。新一期計畫同樣規定,一般大學的公費生受完專科訓練要服務10年、學士後醫學系受訓後服務8年,不會佔1300個非公費招生名額。
醫界轟教部「曲解制度」變相擴招 憂數量主義反噬醫療

醫界轟教部「曲解制度」變相擴招 憂數量主義反噬醫療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針對自費醫學生總量鬆綁議題,教育部昨強調,自民國87年以來從未放寬、擴招或「繞道招生」;醫師公會全聯會等29個醫師團體今發表聯合聲明,批評教育部虛構名額計算邏輯、曲解制度共識,「這種『數量主義』的迷思,終將反噬整體醫療環境」,並將於明天下午召開記者會發聲。
醫界誤認自費醫學生總量鬆綁 教育部:沒有「繞道招生」

醫界誤認自費醫學生總量鬆綁 教育部:沒有「繞道招生」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自費醫學生總量控管長年以1300名為基準,教育部在不逾越此總量前提下,同意清華、中興、中山等三校之學士後醫學系,從公費生改為自費生,招生名額由原23名調增為35名,但未說明從何挪出105名額,讓醫界誤認總量鬆綁而炸鍋。教育部今日(6/28)再發聲明強調,招生總量未曾放寬、未曾擴招,也無所謂「繞道招生」。
自費醫學生總量沒放寬!教育部「變魔術」 救3校學士後醫

自費醫學生總量沒放寬!教育部「變魔術」 救3校學士後醫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自費醫學生總量控管長年以1300名為基準,教育部在不逾越此總量前提下,同意清華、中興、中山等三校之學士後醫學系,從公費生改為自費生,招生名額由原23名調增為35名,但未說明從何挪出105名額,讓醫界誤認總量鬆綁而炸鍋。衛福部強調,只要不超過1300名,教育部如何跟各校醫學系協調名額,衛福部都尊重,但也覺得神奇「好像大衛變魔術」。
教育部放寬醫學生總量 醫界炸鍋:南韓殷鑒不遠

教育部放寬醫學生總量 醫界炸鍋:南韓殷鑒不遠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醫學生總量控管長年以1300名員額為基準,不過教育部於今年6月同意清華、中興、中山等三校之學士後醫學系,從公費生改為自費一般生,且招生名額由原23名調增為35名,國防醫學系自總量管制忽略不計,將使醫學生供給逼近1600人。醫師團體今日(6/27)嚴正呼籲教育部應儘速邀集衛生福利部與醫界代表共同研商,南韓殷鑒不遠,不得貿然擴增。
鼓勵學子從農!2條件達標每學期最高領3萬 公費生補助4年最高39.5萬元

鼓勵學子從農!2條件達標每學期最高領3萬 公費生補助4年最高39.5萬元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台灣以農立國,缺工卻日益嚴重,且存在嚴重老化與斷層,農業部鼓勵學生就讀農業科別,114學年度與35所學校合作,持續推動「獎勵高中生從農方案」,於寒暑假或週末參加職涯探索、累積從農實務經驗,完成40天以上職涯探索,且上下學期成績皆達獎學金門檻,即可領取到每學年最高3萬元;另外,未來在升學申請農業公費專班,得予以加分提高錄取機會,6校招收農業公費生,由農業部提供4年最高39.5萬元的公費補助。
台師大工教系轉型「技職師資公費專班」 首屆獨招15人

台師大工教系轉型「技職師資公費專班」 首屆獨招15人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順應產業趨勢及人才需求,8月起台師大科技與工程學院,新增「車輛與能源工程研究所」,藝術學院也增設「藝術產業高階經理碩士在職專班」,原本將停招的工業教育學系,則轉型為國內首個技職師資公費專班,招收15個名額,採單獨招生,開放統測機械群、電機電子群學生報考。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