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公費醫師計畫被醫界罵翻! 挨批為醫療環境埋地雷、緣木求魚

生活 醫藥
2025/09/10 16:12
賴昀岫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衛福部長石崇良昨(9日)證實,「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計畫」將續辦。醫界批評,政府並未充分評估,無疑是為我國醫療環境埋下地雷,且急重難罕重點科別人才之所以短缺,是因為值班多、風險高、給付少,生活品質不好,與其他低風險之科別的收入不成比例,「試圖以增加培育公費醫師來解決重點科別人才短缺,根本是緣木求魚」。

「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計畫」將續辦,引發醫界反彈。圖非當事人,林林攝 zoomin
「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計畫」將續辦,引發醫界反彈。圖非當事人,林林攝

◎加入小知族,喝免費咖啡

「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續辦 醫界批前後矛盾

衛福部第二期「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制度計畫」原訂114學年度結束,代表115學年就不再有公費生,且教育部也已同意,清華大學、中興大學與中山大學等3所國立大學的後醫系收自費一般生,卻遭醫界質疑打破1300名醫學生的員額管制,後經行政院協調達成員額不變的共識。

醫師公會全聯會質疑,衛福部2個月前才公開表示,重點科別培育公費醫師計畫,將於本年度屆期後終止,並強調相關名額不再續辦;卻又在短時間內宣稱將續推,甚至編列預算以延長招生。「如此前後矛盾,形同自我否定,不僅動搖政府政策的公信力,更使社會大眾與醫界無所適從。」

醫師職業工會:為我國醫療環境埋地雷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指出,公費醫學生制度之害,早已為人詬病多年,包含超長的綁約時限、嚴厲的綁約懲罰,以及醫師對偏鄉醫療環境的不滿難以平復,致使約滿後留任率低,無法造成所宣稱的正向影響。

工會認為,政府並未對於偏鄉未來醫事人力需求有充分評估考量,僅憑當下對於人力缺口的直覺,在未充分徵詢團體與專家意見的情況下,制定了人口培育的百年大計。在台灣人對成為醫師的癡迷追求下,料必仍能招得年輕學子,但無疑是為我國醫療環境埋下地雷。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指出,公費醫學生制度之害,早已為人詬病多年。圖非當事醫院,林林攝 zoomin
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指出,公費醫學生制度之害,早已為人詬病多年。圖非當事醫院,林林攝

基層醫療協會:出爾反爾令人遺憾

「試圖以增加培育公費醫師來解決重點科別人才短缺,根本是緣木求魚」,中華民國基層醫療協會直言,要解決重點科別人才短缺,應該要藉提高其待遇,而非以低薪綁約強制增加公費生入門,對於計畫的重啟,和幾個月前行政院召集衛福部與教育部協商,成立醫學生每年1300位之精神背道而馳言猶在耳,「如今出爾反爾,令人遺憾」。

基層醫療協會認為,如果真要呼應學界所疾呼,勿讓三校熄燈,應該由其他醫學院撥出名額給這三校,否則任公費生名額特例增加,不受1300位總容額管制,豈非衛福部關前門後再特開後門,玩弄總容額管制之遊戲?

重點科別缺人:值班多、風險高、給付少等

基層醫療協會直言,急重難罕重點科別人才之所以短缺,是因為值班多、風險高、給付少,生活品質不好,與其他低風險科別的收入不成比例,衛福部應該拿出魄力增加給付,而非反其道而行,試圖以綁定增加公費醫師入門,繼續讓其維持不符期待的低薪。

公費生之入門急重難罕重點科別並非其所願,且有其綁定年限,期滿通常轉科或開業,基層醫療協會表示,這並非釜底抽薪之策。衛福部對急重難罕重點科別醫師人才應該要給與風險加給、值班高薪、加班免稅才得以留住人才,「增加公費生名額進入急重難罕重點科別,只會讓這些重點科別醫師的應有權益被忽視進而離職轉行罷了。」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公費醫師計畫 # 衛福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