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法說下週16日登場 法人關注5大焦點 晶圓代工廠台積電預計10月16日召開線上法說會,由於台積電9日公布9月營收表現亮眼,預期投資人聚焦法說會5大面向,包括是否調高今年美元營收成長目標、2奈米等先進製程技術發展、全球投資進程與關稅政策影響、英特爾(Intel)是否洽談合作事宜,以及輝達、超微與OpenAI強強聯手的後續觀察。 2025/10/11 13:46 財經 產業脈動
台積電法說|Q2營收、獲利創史上最高 每天開門就賺近44億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台積電(2330)今舉行法說會並公布第2季財報,其中,第2季合併營收9337 .9億元,稅後純益3982 .7億元,等於每天開門就賺43.77億元,每股純益15.36 元(折合美國存託憑證每單位為 2.47 美元),單季營收和獲利均創同期歷史新高。 2025/07/18 13:21 財經 產業脈動
台積電法說釋佳音!激勵早盤追平1160元歷史新高 市值衝破30兆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昨舉行法說會,不僅繳出亮麗的第2季財報,同時上修全年以美元計算的營收至年增3成,激勵周四ADR來到245.6美元、上漲3.38%,續創天價。今開盤最高來到1160元,上漲30元,追平歷史新高,市值更衝上30兆元大關來到30.08兆元。外資法人在樂觀氣氛帶動下,目標價最高已上調至1400元。 2025/07/18 09:45 財經 產業脈動
台積電法說報喜!早盤漲逾3%改寫新高 輝達漲1%同創新天價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投資人消化最新企業財報,並關注美國總統川普與聯準會主席鮑爾爭端的最新進展,不過,因為美國6月零售數字優於預期,美股周四開盤持續走揚,包括台積電、輝達均再改寫新天價。 2025/07/17 22:02 財經 股市基金
台積電法說4|魏哲家:H20解禁是好消息 客戶曝人形機器人市場是電動車10倍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台積電(2330)董事長魏哲家今在法說會上回應外資法人提問時,針對輝達H20銷住中國市場解禁對客戶來說是非常正面的消息,對台積電也是好消息;另人形機器人對營運的貢獻,他認為目前來說今年或明年會扮演重要角色還太早,因為它非常複雜,人形機器人大部分時間會被使用的場景,首先是在醫療產業,不過,一旦這項技術起飛,將是一大突破。 2025/07/17 17:23 財經 產業脈動
台積電法說3|魏哲家上修今年美元營收成長3成 長期毛利率維持在53%或更好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台積電(2330)董事長魏哲家今在法說會上預期,第3季美元營收將達318~330億美元,以中間值計將季增8%,並將2025年美元營收成長目標自原先的24~26%,調高至約30%。另現場法人關心匯率、關稅的衝擊方面,魏哲家笑說,希望大家把重點放在長期毛利率維持在53%或「更好」的部分。 2025/07/17 15:09 財經 產業脈動
台積電法說2|Q3營收將季增8% 毛利率因匯率及海外廠而下修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台積電(2330)財務長黃仁昭今在法說會中針對第3 季營運展望預估,第3季若以新台幣兌美元匯率29元計算,合併營收約在318~330億美元(約9222~9570億元新台幣),中間值季增約8%,再創單季新高並優於市場預期,年減38%;毛利率則因匯率以及海外廠新增員工等因素下修至55.5~57.5%;營業利益率45.5~47.5%。 2025/07/17 14:35 財經 產業脈動
台積電法說前夕股價衝半年新高 市值重新站上29兆大關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台積電(2330)今天盤中股價創半年新高,來到1125元、上漲15 元或1.35%,市值也回升到29兆元以上。法人表示,台積電這2天股價走強主要是受惠輝達(NVIDIA)的H20晶片銷往中國大陸解禁,明天法說會重點仍將聚焦匯率、關稅等7大議題。 2025/07/16 10:43 財經 產業脈動
富邦投顧董座陳奕光:台股7/10現轉折點 Q3修正、Q4有望再創高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富邦投顧今舉辦下半年台股展望記者會,針對記者提問「美國對台關稅議題」將會有哪些情境,陳奕光表示,因資訊尚不明朗,但以政府目前對外說法來看,台灣在全球供應鏈中仍屬「模範生」,對等關稅措施可能結果會比市場預期樂觀。他指出,若採取10%程度的對等課徵,將被視為輕度衝擊,有望推升台股挑戰2萬3000點整數關卡。 2025/07/01 13:55 財經 股市基金
投資長觀點|台股短線量縮震盪還不能大膽進場加碼 可留意這3類族群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拋出新一波關稅政策,讓台股一度重挫至1萬7300點,不過在川普宣布延後90天實施,搭配國安基金火速護盤,指數短短幾天內迅速反彈超過2000點,甚至逼近2萬點關卡,但這波反彈卻未能站穩2萬點關卡,甚至再度失守萬九,Luminous Asset Management香港首席投資總監陳彥甫認為,後續仍有2個關鍵因素需要密切關注。 2025/04/22 17:40 財經 投資長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