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商務部運作陷癱瘓 輝達AI晶片銷中卡關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7月中曾證實,將重新批准輝達(Nvidia)等晶片製造商恢復對中國大陸銷售H20人工智慧(AI)晶片。然而,路透社報導,商務部因未能如期發布新法規、多位專家離職等因素,部門運作幾乎陷入停擺。這使得輝達等美國企業向全球各地出口商品和技術的許可證申請遭到嚴重積壓,遲遲無法獲得批准。 2025/08/03 11:16 國際 寰宇要聞
周末精選|台灣對等關稅20%為何高於日韓 亞洲鄰國讓步條件一文看 【編譯張翠蘭/綜合報導】牽動全球經貿神經的美國對等關稅,川普總統在原定大限8月1日前夕公布10%至41%的最新稅率,並展延7天、於8月7日起生效。尚未達成協議的台灣適用稅率為20%,與已談妥協議的越南稅率一致,但高於日本、南韓修正後的15%。台灣為何獲得此稅率?日、韓等亞洲鄰國做出哪些讓步?兩國對美國挹注的巨額投資獲利模式,為何各自解讀?本文一次綜整。 2025/08/03 08:39 國際 熱搜話題
泰國10大減讓清單曝光 換取川普降關稅至19% 美國總統川普把對泰國銷美商品課徵的「對等關稅」從36%顯著降至19%,並已於1日生效。泰國媒體報導,泰國政府已公布得以談成顯著降低稅率的減讓綜合清單。 泰國民族電視台(Nation TV)彙整,泰方同意以10大主要讓步項目換取美方調降稅率: 2025/08/02 22:06 國際 寰宇要聞
周末精選|台灣關稅有望談到10~15%? 專家指3議題還有協商空間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美國政府公布台灣關稅為20%,高於日、韓,總統賴清德昨親自主持記者會稱僅是暫時性關稅,對於關稅議題,資深證券分析師許博傑指出,目前雙方仍處於第一階段協商,儘管初步設定關稅為20%,但在後續磋商中仍有調整空間,「預期最後有機會談到10%到15%左右的水準」,他認為,台灣出口結構以高科技產品為主,美方若對此類產品課過高稅率,最終將由美國本土企業承擔成本,長遠來看不具合理性。 2025/08/02 20:48 財經 產業脈動
產業觀察〡東南亞三國成為PCB新戰略重鎮 但有3大挑戰需克服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東南亞地區憑藉其地緣優勢與政策利多,儼然成為全球電路板製造的戰略重鎮,其中泰國、越南與馬來西亞三國,2024年PCB產值合計86億美元,佔全球10.8%,顯示其擁有龐大的成長潛力,不過然東南亞PCB產業也同時業面臨製造能量不足、人才短缺與美國對等關稅帶來的諸多挑戰。 2025/08/02 18:32 財經 產業脈動
昔日零售霸主家樂福市值曾高於LVMH 如今卻不到其4%!為何會走向沒落?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家樂福集團(Carrefour SA)是法國大型超市的先驅,50多年前雄心勃勃地擴張,將家樂福品牌銷往全球各地,其市值一度高於奢侈品帝國 LVMH。 2025/08/02 18:05 財經 產業脈動
美學者:台灣20%稅率算不錯仍有望調降 半導體恐課15%關稅 美國將對台灣課徵20%關稅,台美談判「未完待續」。美學者今天分析,20%關稅算不錯的中間值,台灣稅率並未比區域內其他競爭對手高太多,且低於美國總統川普先前宣布的32%;也有學者認為,仍有轉圜餘地,後續可能再調降。 2025/08/02 17:03 財經 國際焦點
柬埔寨讚促成柬泰停火有功 將提名川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柬埔寨與泰國7月24日爆發嚴重血腥衝突,之後在美國總統川普祭出關稅威脅下,雙方重回談判桌,並於周一(7/28)達成停火協議。柬埔寨周四(7/31)表示,將提名川普角逐諾貝爾和平獎,以表彰他協助柬泰達成停火協議,結束近期的邊境衝突。 2025/08/02 16:03 國際 東協萬象
撐過氣爆陰霾!台中新光三越停業逾170天 百位櫃姐移師烏日展館拚生計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新光三越中港店在今年2月發生氣爆停業後,迄今已逾170天,目前已進入第三階段修復工程,超過4000名專櫃人員生計受到波及。為協助專櫃與品牌維持營運,新光三越於8月1日至8月25日,首度將第8場「聯合品牌特販會」,移師到台中國際展覽館(烏日高鐵站旁)舉行,攜手55個品牌、動員超過百位櫃姐投入銷售戰場,全力衝刺業績,拼出買氣,也撐起上千個家庭的經濟希望。 2025/08/02 12:52 生活 消費
周末精選|2加熱菸商闖關成功!國健署挨轟 一文看加熱菸危害和監理機制 【記者賴昀岫、陳怡文/台北報導】衛福部國健署歷經逾2年,在本周公布2家通過健康風險評估的加熱菸廠商,業者可開始生產,但產品上市前仍需經國健署審核。因在國健署長退休前通過,時機敏感引發反菸團體批評。國健署則重申除比照紙菸的管理條件外,業者還需負擔管理所有販售通路的責任,同時每年繳交公正第三方執行的「監測研究調查報告」,如未能履行相關承諾,最重可處以撤照處分。 2025/08/02 07:00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