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胡志強怒了!挺郝龍斌被罵禿頭 「要講髮型去找韓國瑜、蘇貞昌阿」

胡志強怒了!挺郝龍斌被罵禿頭 「要講髮型去找韓國瑜、蘇貞昌阿」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國民黨主席選舉倒數剩不到24小時,候選人郝龍斌今大招盡出,找來台中市前市長胡志強、台中市長盧秀燕嫡系子弟兵、「盧媽三子」中的立委黃健豪、廖偉翔相繼站台。胡志強痛斥網軍介入,他挺郝龍斌被圍剿「頭髮沒了還挺人」,讓他氣的喊「要講髮型去找韓國瑜、蘇貞昌阿」
10議員力挺!羅智強認面對難關 被問鄭麗文收車馬費笑爛「讓大家檢視」

10議員力挺!羅智強認面對難關 被問鄭麗文收車馬費笑爛「讓大家檢視」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國民黨主席選舉倒數計時,媒體最新黨員民調顯示,鄭麗文以49.1%的壓倒性支持度,領先郝龍斌的21.3%、羅智強21%。羅智強下午則坦言,自己是受到棄保最嚴重的參選人,他不會迴避面對的難關。至於對手鄭麗文被爆參加反罷活動領車馬費,如今收據曝光,一次3600,還報銷高鐵,羅智強則哈哈大笑,說每個人有每個人做法,就讓大家檢視,他不多做評論。
深夜炸彈!盧秀燕嫡系不挺鄭麗文 黃健豪:憑什麼選主席才繳清責任額?

深夜炸彈!盧秀燕嫡系不挺鄭麗文 黃健豪:憑什麼選主席才繳清責任額?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國民黨主席選舉倒數5天,台中市長盧秀燕始終維持中立,沒有表態。不過盧秀燕嫡系子弟兵、藍委黃健豪正式表態,不挺候選人鄭麗文。他直言鄭麗文沒選贏過選舉、履歷蒼白,很會罵人對民進黨也沒用,更無法接受黨公職責任額問題「憑什麼可以四年到卸任都不繳,要登記參選黨主席才繳清120萬?」,呼籲黨員投給羅智強或郝龍斌。
羅智強選主席拚了!今公布發言人團隊 30歲不到還有人是專業模特兒

羅智強選主席拚了!今公布發言人團隊 30歲不到還有人是專業模特兒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國民黨主席候選人羅智強今公布發言人團隊,包括北市青工會副總會長田方倫、民主學校協會秘書長何元楷、投入北市港湖區立委選舉的陳冠安、選舉史上最年輕發言人鍾明、羅智強辦公室助理林沛妤、陳緗語共6人。羅智強表示,這次的發言團隊平均年齡不到30歲,意味對青年的重視,用實際行動挺青年。
財劃法交鋒!蔣萬安批他「忙宣講」 卓榮泰反擊:誤解事實

財劃法交鋒!蔣萬安批他「忙宣講」 卓榮泰反擊:誤解事實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新版《財劃法》因公式錯誤、矛盾,釀致345億元無法分配出去的窘境,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分2批與22縣市正、副首長討論解決方式,上午場10點初進行至11點50分許,卓榮泰於中午12點30分親自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據了解,多位首長交鋒激烈,屏東縣長周春米嗆台北市長蔣萬安「用台北看天下」,高雄市長陳其邁則質疑雙北、桃園市長當初怎麼沒發現修法錯誤。而蔣萬安則 批行政院忙宣講,沒提出財劃法的政院版本,卓榮泰當場回應「跟事實不一樣」。
公館圓環凌晨開拆了!工程車進場填平地下道 民團集結抗議、警民爆衝突

公館圓環凌晨開拆了!工程車進場填平地下道 民團集結抗議、警民爆衝突

【記者許皓婷/台北報導】台北市「公館圓環」今(13)日凌晨0時正式動工拆除,第一階段將填平車行地下道,接著才會移除圓環,並改造為正交路口,12日晚間23時50分左右,工程車陸續進場,準備進行第一階段填平地下道作業;但公民團體發起「守環行動:圓環走讀」活動,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張志豪也到場力挺,眾人集結圓環張貼抗議看板,更在現場與警方僵持不下,一度爆發衝突。
公館圓環拆除|衝擊台師大2校區往返 學生會籲暫緩!盼「蔣得聽」

公館圓環拆除|衝擊台師大2校區往返 學生會籲暫緩!盼「蔣得聽」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公館圓環拆除爭議聲不斷,台師大學生會昨(10)日及今(11)日在校內舉行宣講活動,學生會強調,根據調查,該校僅11%學生支持填平,且該校2校區每日有數十班校車往返,若未來需要停等紅燈,恐讓學生無法即時趕到另一個校區上課,呼籲市府傾聽民意暫緩拆除,盼「蔣得聽」、「蔣得通」。
擊敗黃仁勳!賴清德團結十講登6月電視新聞媒體寵兒冠軍

擊敗黃仁勳!賴清德團結十講登6月電視新聞媒體寵兒冠軍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美國AI晶片大廠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因擔任雙北世界壯年運動會開幕聖火代表、宣布輝達台灣總部地點及相關訪台行程受到社會關注,在今(2025)年5月新聞媒體報導量居第1名,總統賴清德因就職周年發表談話等新聞居次,本月NCC公布最新6月份數據,賴清德以「團結國家十講」演說及國安簡報議題回應,奪下報導量第1名,另外,館長陳之漢因赴上海直播獲第5名,綠委沈伯洋因家族企業對中貿易,及對立委赴中需報備議題發表看法報導量居第8名。
觀察|罷免氛圍變「台派懶戰了」黃國昌拋引子逼藍談 學者勸綠調整策略

觀察|罷免氛圍變「台派懶戰了」黃國昌拋引子逼藍談 學者勸綠調整策略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大罷免及公投落幕,公民團體在執政黨助攻下,仍舊未撼動31藍委席次,在野陣營解讀「對賴清德政府的不信任投票」,民進黨內部掀檢討潮之際,關鍵少數民眾黨黨主席黃國昌政治能量大躍進,選戰鋪陳推進,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認為,藍白不會一直合作無間,現在各有各的家務事要操煩,綠營何嘗不調整策略,從法案結盟取代對立,或可改善國會朝野僵局。台灣教師聯盟理事長潘威佑說,罷免、公投的價值不是在結果,而是過程中的辯論,社會多元聲音被聽見,公民運動力量不會因此結束。
核三公投|在安全與經濟找平衡:500萬人同意才過門檻 「對政府有拘束力」

核三公投|在安全與經濟找平衡:500萬人同意才過門檻 「對政府有拘束力」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台電核三發電廠停機3個月後,全國公民2千萬餘人將共同決定核三廠的下一步,藍綠白立委在投票前(8/20)特別赴核三考察,恆春地方鄉親衝到廠外,抗議公投案「霸凌」屏東人,這場公投的背後,是賴政府和在野陣營對能源話語權的競爭,也重新檢視國內擁核vs反核民意,根據公投法規定,今(8/23)需有500.5萬人投下同意票,且多於不同意票數,「重啟核三」公投案才通過。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