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推動家戶屋頂太陽光電計畫 21個縣市已加入!核定經費13億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為因應國家能源轉型需求,提升電網韌性與能源自主性,經濟部攜手地方政府積極推動「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加速計畫」。經濟部能源署說明全台已有21個縣市加入本計畫推動行列,涵蓋範圍遍及北中南東及離島地區,並已核定114-115年共計約13億元經費。 2025/09/06 11:45 能源
momo中區物流中心今舉行上樑 斥資76億打造、庫存能量提升20% 【記者蕭文康/台北報導】台灣電商龍頭富邦媒(8454)持續推進中長期戰略投資布局,物流版圖再拓新頁。位於彰化和美的momo「中區物流中心」工程進展順利,今舉行上樑典禮,規劃地上8層、地下2層,總樓地板面積達39000坪,總投資金額76億元,為momo歷來規模最大、資本支出最高的物流據點。完工後,創造約550個職缺,商品庫容將突破百萬件,整體庫存能量可望提升約20%,進一步強化供應鏈韌性與出貨彈性。 2025/08/20 12:29 財經 產業脈動
復原直擊|十大神農痛心看「魚一池池浮上來」 淌血煮5千碗龍膽石斑粥暖災民(周末精選)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知新聞》於災後走訪北門區「十大神農」養殖達人黃國良的養殖場,他驚悚回憶颱風天家鄉屋頂被掀翻、電桿倒整排,魚塭更是滿目瘡痍,他花費2小時、繞路上百公里救出員工,但災難還沒完,後續又面臨停電至少9天、發電機陸續「罷工爆掉」的嚴峻考驗,讓他無奈「該做的都做了,只能看著魚一池池浮上來」,慘賠2千萬元,欲哭無淚。不過他把心痛化為愛心,搬出冷凍庫裡的龍蝦、龍膽石斑等50萬元漁產,烹煮出5千碗的超豪華海鮮粥,分送給災民和辛苦的台電人員享用,也成為他此次風災最大慰藉。 2025/07/27 10:22 生活 地方大小事
宏碁轉投資公司與美新創合作 睿禾控股從屋頂型光電跨足氨轉氫發電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為協助企業實現減碳路徑,宏碁轉投資的睿禾控股瞄準國內工業用電大戶廠區,與美國氨能業者Amogy合作,投入氨轉氫發電系統應用,規劃在2026年底至2027年初完成安裝與驗證。 2025/07/26 10:00 能源
獨家|「十大神農」心寒想出走!災後11天沒電害2千萬魚蝦翻肚 嘆被南市府遺忘苦問:未來在哪 【記者王志弘/台南報導】丹娜絲颱風肆虐台南,帶來史上最嚴重的停電災情,更對養殖漁業帶來毀滅性打擊!曾獲十大神農、國家永續發展獎的養殖達人黃國良接受《知新聞》專訪感慨萬千:「偏鄉被遺忘了!我們是災民不是難民!」痛陳感受不到政府的災害應變能力,號稱以農立國,卻是極度的不友善。他深耕12年首次萌生「出走」想法,坦言「該不該繼續堅持把這些東西留在台灣?還是去一個對農漁業更友善的國家!」 2025/07/23 18:25 社會
批太陽光電不敵「大魔王」變災難 環團:加速發展屋頂型光電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丹娜絲颱風挾著狂風暴雨重創南台灣,引發海上型、地面型太陽光電諸多爭議,環團10日在環境部前召開記者會,要求重新檢討並加強發展非公家屋頂型光電,同時呼籲政府不斷開發天然氣接收站,恐破壞生態及陷入財政風險。 2025/07/10 12:55 能源
聯合再生泰國子公司轉型搶新訂單 下一步揪「奇兵」攻東南亞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太陽能模組廠聯合再生(3576)深耕泰國,7日宣布當地太陽光電總裝置容量逾30MW,並在ASEW(泰國曼谷國際再生能源週)簽下逾3MW新訂單,成為泰國子公司轉型後的重要里程碑,下一步將聯手「太陽光電奇兵」銘旺綠能,擴大攻東南亞市場。 2025/07/08 08:00 能源
小屋族快搶!屋頂光電最高補30萬 總獎勵預算逾13億 【記者江星翰/台北報導】經濟部加速發展屋頂光電,不僅解決小屋族的痛點,更核定總獎勵經費逾13億元,祭出每瓩獎勵3000元、單案最高補助30萬元,估計有4萬餘房受惠。 2025/06/17 22:39 能源
群創攜手台達電打造南科首座大型儲能系統 約當5600戶家庭一日用電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群創(3481)積極推進投資創能,目前已併網46MW光電,為國內自發自用的企業領先者,更於台南科學園區七廠,攜手台達共同打造台南科學園區內首座大型儲能系統,建置40MW/70MWh的儲能案場,並參與台電電力交易平台的調頻備轉及即時備轉服務,用以解決電力供應不平衡問題及強化電網韌性。 2025/05/26 17:26 能源
教宗如何被選出、主教們怎麼吃睡 樞密會議選舉流程懶人包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梵蒂岡周三(5/7)召開樞密會議(Conclave,又譯秘密會議),選舉羅馬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的繼任者。教宗選舉會議只有一個任務:選舉出1名教宗。從樞機主教們投票、到計算選票,再放入鑄鐵爐焚燒,都是在這場阻絕外界眼光的選舉會議發生。屆時必須通過2/3門檻的候選人才能成為新教宗,這是自12世紀以來就一直存在的要求。 2025/05/07 16:00 國際 熱搜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