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談判|中研院經濟專家:美在意掃除貿易障礙 政府勿太快亮底牌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美國總統川普關稅政策重擊經濟局勢,但也髮夾彎暫緩90天。對此,區域經濟專家、中研院副院長彭信坤今(10)日表示,川普關稅政策瞬息萬變,去年中研院預測今年經濟成長率3.1%勢必下修,但下修幅度待觀察,他也強調,我國關稅很低,談判重點在於進口配額等「非關稅貿易障礙」,建議政府勿太快亮出底牌,並準備好因應方案。 2025/04/10 12:37 生活 文教
跟進禁止與大陸特定大學交流? 中研院長廖俊智:依政府規定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教育部先前宣布,禁止國內大學與中國大陸10所大學交流,對於中研院是否會跟進,中研院長廖俊智今(10)日表示,中研院跟中國大陸大學的交流,主要是研究人員跟對方合作項目,是否禁止交流,會跟隨政府的規定,政府若有規定就會配合。 2025/04/10 11:12 生活 文教
美國高教動盪!中研院趁勢搶人 推「博班快速入學」盼留台讀書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美國川普政府頻頻對高等教育開鍘,引起美國學界擔憂。中研院近日推出新方案,讓本國籍、曾申請國外大學博士班的學生,在經過審查後可快速入學,就讀中研院的13個數理與生命科學領域博士學位學程,每月還提供4萬元或5萬元獎助學金,希望讓優秀學生留台讀博士班。 2025/04/10 10:16 生活 文教
中研院參與「台灣橋梁計畫」 將接待10位諾貝爾獎得主訪台演講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世界和平基金會(International Peace Foundation)今年將與台灣合作舉辦「台灣橋梁計畫」(TAIWAN BRIDGES),中研院將於今年11月到明年4月,接待10位諾貝爾獎得主來台訪問並演講,包含2018年和平獎得主娜迪雅·穆拉德、2019年物理獎得主米歇爾·麥耶等。 2025/02/27 16:54 生活 文教
大學「舒適圈不再舒適了」 中研院長廖俊智:應捨棄KPI式目標 【記者王良博/宜蘭報導】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今(21)日針對學術研究發展發表演講,他表示,大學應該有價值目標,並以這個目標,制定有效考核機制,也給予績優者適度鼓勵,且投入大量資源,鼓勵學研成果。廖俊智也強調,大學的價值目標應在於培養人才、貢獻社會等,而非發表多少論文、招生率多少等「KPI式目標」。 2025/02/21 11:01 生活 文教
中研院預算遭藍白立委大砍 院長廖俊智:資源無法投入研究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立法院日前通過中央政府總預算案,中研院經費也被砍,對此,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今(4)日受訪表示,中研院預算被刪減、凍結,會讓研究人員無法把資源投入研究,也無法招聘研究人員,且研究人員出國經費被刪除,會影響學術合作、交流機會。他強調,我國教育、科研經費落後鄰近國家,希望不只是不要刪減經費,還希望全國的教育、科研經費增加。 2025/02/04 15:10 生活 文教
諾貝爾獎得主談淨零排碳 朱棣文:核能對台灣能源安全特別重要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中央研究院今(19)日舉辦專題演講,邀請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院士朱棣文,以「溫室氣體淨零排碳的機遇與挑戰」為題演講,朱棣文強調,在當前的國際情勢下,核能對於台灣的能源安全特別重要,另也分享許多淨零科技的新機會,包含新興的製氫和碳捕捉技術、結合AI提升能源效率和電網穩定性等。 2024/12/19 17:57 能源
中研院院長廖俊智籲減碳不應排除核電 童子賢:相當中肯 【記者李宜儒/台北報導】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副召集人兼中研院院長廖俊智昨表示,台灣不能放棄任何減碳的機會,核電在技術發展上可行,不應排除,也應持續發展地熱、去碳燃氫技術。台北市電腦公會理事長暨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今(12日)表示,「廖院長的意見我覺得是相當中肯啊,我也謹記在心。」 2024/11/12 15:43 能源
冒煙片|台灣地熱新綠星「全採可抵2座核電廠」 關鍵卡在2門檻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俄烏戰爭、半導體和AI需要綠電以及能源轉型,三要素讓賴政府拚起來推動新能源。經濟部預計2030年綠電佔30%、燃煤20%、燃氣50%,綠電目前僅10.5%,除太陽光電和風電,台灣因蘊藏40GW地熱能源,被經長視為新綠星。《知新聞》前往全台首座宜蘭清水地熱發電廠採訪,也見證中研院與中油在宜蘭員山開鑽首座「深層地熱探測井」。 究竟這些存在台灣地底的綠色能源寶藏能否開採救急?中研院專家指出,台灣地熱發電若全開發,可望有10GW到30GW發電量。清水地熱廠也指出,中研院有預估台灣地下熱能至少6GW裝置容量,這樣就一、二座核電廠那麼多了,全順利開發,確實佔台灣10%總電量應沒問題。但關鍵在技術門檻和資金門檻。 2024/11/12 07:00 能源
全台首座「深層地熱探測井」開鑽 郭智輝:盼研究成功將複製全台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經濟部長郭智輝今赴宜蘭員山主持全台首座「深層地熱探測井」開鑽典禮,他表示,台灣擁有豐富的地熱資源,並表示這是推動綠色能源發展的重要一步。地礦中心的研究顯示,台灣的地熱潛能相當可觀,淺層地熱資源可達約1GWh,而深層地熱則有望產生40GWh的發電量。 2024/10/21 10:29 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