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陳建仁為下屆院長候選人!遭疑「裁判變球員」 遴選委員會回應了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中研院長廖俊智將於2026年6月20日屆滿,傳出前副總統、院士陳建仁是新任院長候選人之一。今(13日)有多名立委質詢時提到,陳於9月中旬請辭遴選委員會副召集人,有「裁判變球員」的疑慮,對其他候選人不公平;中研院回應,陳是否為候選人無法透露,但所有問題都是之後決定的,且遴選委員會為獨立運作,連現任院長都無法關心。
廖俊智明年任期屆滿 新院長遴選程序啟動
中央研究院組織法規定,院長任期5年,連選得連任一次,評議會就院士中選舉候選人3人,呈請總統遴選並任命之,現任院長廖俊智在2016年6月接任第11任院長,並於2021年6月21日續任第12任院長,任期將於明年6月20日屆滿。
中研院第13屆院長遴選從6月12日起組成院長遴選委員會,依規定今年底必須向評議會提出至少4名候選人,並由前院長李遠哲擔任召集人、陳建仁為副召集人。遴委會自7月1日到9月30日公開徵求院長人選、10月至11月將召開遴選委員會會議,預計在12月向評議會提出候選人排序推薦名單,後由總統遴選後公布新任院長。
傳陳建仁是新院長候選人 柯志恩質疑「裁判變球員」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邀請中央研究院院長廖俊智,列席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質詢時提到,陳建仁今年9月中請辭副召集人,據說是被推薦為候選人?廖俊智表示,「請遴選小組(應為遴選委員會)回答,我沒辦法代為回答」,柯志恩則訝異表示,「這麼獨立喔」;中研院第13任院長遴選委員會發言人陳儀莊則證實,陳建仁已請辭副召集人。
柯志恩說,遴選委員會12月要提報候選人至總統府,雖不能透露但已有很多訊息傳出,就是一個觀感問題,因為李遠哲曾說,8月有舉行過座談會,讓同仁有機會提供對中研院的期許,後續在訪談中讓候選人回應,認為是裁判變成球員、對其他人非常不公平,因為這代表提前知道了面試題目,「叫其他三位候選人情何以堪?」
陳儀莊說,「對於陳院士是不是候選人不能告訴您」,但所有問題都是之後決定的;柯志恩指出,院士當然德高望重、學術經驗多,但這是程序問題,如果陳真的是其中一名候選人,已在8月了解同人的期許,比其他3位候選人都更具競爭力,建議要訂定規則,有可能成為候選人就不該成為遴選委員,雖無違法但影響到公平興和社會觀感。
國民黨立委萬美玲同樣關心此議題,上台前還先問廖俊智,擔任院長近10年會不會依依不捨?廖俊智則回應,「還沒到那個時候」;萬隨後追問,有沒有涉入遴選小組?這麼獨立?連關心都沒有關心?廖重申,自己不應該攝入,法規設計就是應該排除 ,「我沒辦法關心」。
萬美玲也提到,陳建仁不管在衛生醫療,或過去在中研院的經歷都滿肯定的,對中研院過去的經歷,也能熟稔管理各方面,不過從1994年李遠哲接任院長以來,包含2006年接任的翁啟惠、2016年的廖俊智,都是在58歲時接院長,是否有年輕化想法跟目標?
廖俊智說,沒有對院長年齡做規劃,萬美玲則說,如果陳建仁75歲接任,卸任時80歲,可能跟本來想法或規劃會有比較矛盾的地方,要想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