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地震有前兆?0403強震醞釀3年 台師大研究:有深部無震滑移

地震有前兆?0403強震醞釀3年 台師大研究:有深部無震滑移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去年4/3花蓮發生規模7.3強震,台師大地科系教授陳卉瑄團隊發現,這起地震發生前,深部斷層早在三年前即出現無震滑移(aseismic slip)的加速行為,是地震發生的關鍵推手,顯示出潛在的地震前兆特徵,未來若持續監測無震滑移與地震活動的交互作用、累積應力變化,有助提升地震前兆辨識。
獨家|一文看懂馬太鞍堰塞湖災害地圖運作! 專家解析「資訊轉譯」助泥海搜救

獨家|一文看懂馬太鞍堰塞湖災害地圖運作! 專家解析「資訊轉譯」助泥海搜救

【記者王良博、林林/花蓮報導】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在花蓮光復鄉釀災。東華大學副教授郭俊麟團隊,事發前就利用地理資訊系統,做出以村里為尺度的疏散避難地圖,災後更協助定位失蹤者的位置,供救難人員參考,也製作「馬太鞍堰塞湖監測紀實」網頁,透過圖文、影片、互動式地貌變化等,呈現此一事件。郭俊麟強調,團隊在此過程,扮演資訊轉譯者角色。
台泥DAKA中心開幕2|「鸚鵡螺圖書館」成知識美學地標 張安平:工廠也能典藏藝術品

台泥DAKA中心開幕2|「鸚鵡螺圖書館」成知識美學地標 張安平:工廠也能典藏藝術品

【記者吳珍儀/台北報導】「工廠不但是生產產品的地方,也可以是休閒園區,一個傳遞知識的教室,典藏藝術品的博物館。」台泥董事長張安平的這番理念,在2020年台泥率先打開花蓮和平水泥廠大門,推出DAKA園區後,從願景變成了超過948萬人次造訪的真實場景。雖然中間歷經2024年0403強震的考驗,但台泥展現從極端災害中重生的堅韌力量,將處理垃圾的台泥DAKA再生資源利用中心,轉化為新的知識美學場域—鸚鵡螺圖書館,希望讓更多人了解,水泥廠區也能成為充滿啟發的知識殿堂。
強颱樺加沙持續長胖 降雨熱區曝光、累積上看800毫米

強颱樺加沙持續長胖 降雨熱區曝光、累積上看800毫米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中央氣象署表示,強颱樺加沙過去3小時持續增強,持續往西前進,預計明晚就會抵達鵝鑾鼻正南方位置,雨量最主要熱區,集中在東半部,宜蘭、花蓮及台東地區的山區,可能出現500-800毫米的累積雨量;風力部分,嘉義以北一直到基隆北海岸,宜蘭、花蓮、台東到恆春半島,基本上都是強風範圍,部分離島地區更可能達到13級以上強陣風。
直擊核災演習1|首見燃料撞擊輻射外洩 核三廠防311重演大挑戰

直擊核災演習1|首見燃料撞擊輻射外洩 核三廠防311重演大挑戰

【記者王良博、林林/屏東報導】今年核安第31號演習近日在核三廠舉行實兵演練,過程模擬地震導致核三廠用過燃料池無法正常運作,池水持續洩露至桶裝池及傳送渠道,若沒有增加水源,可能導致輻射外洩、燃料棒無法降溫。演練過程當中,核三廠內的消防隊,利用消防水車,把「硼酸水」注入用過燃料池內,這是首次在核安演習納入除役電廠用過燃料池事件應處。
434萬人贊成核三重啟 你必須知道的核災事件!屏東海陸空實兵演練

434萬人贊成核三重啟 你必須知道的核災事件!屏東海陸空實兵演練

【記者王良博、林林/屏東報導】823重啟核三公投,雖同意434萬餘票遠高於不同意的150萬票,最終未達公投門檻而未過關,總統賴清德尊重逾430萬票民意,請台電自我安檢,而今年核安演習於9/9至11日3天在核三廠舉行,《知新聞》在演習現場直擊第一手報導。 核安演習模擬大地震衝擊核電廠,導致電力喪失,並首次納入除役電廠燃料池外洩情境,在南灣啟動遊客疏散應變,展開勸離遊客、室內掩蔽、預防性疏散等三階段應變機制,並出動履帶式無人車及無人機,展開海陸空域輻射偵測,動員規模超過2500人,包括1455位民眾、1120名官方單位人員,參與演習在地民眾直呼,規模比以往更大,且演習過程相當逼真。
921演練8.5強震釀海嘯襲台 劉世芳、張惇涵:有準備更安全

921演練8.5強震釀海嘯襲台 劉世芳、張惇涵:有準備更安全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內政部、交通部、原民會今在台北火車站舉辦「921國家防災日」啟動記者會,現場演練失火、傷患搬運、急救等情節,8國駐台使節到場觀摩。內政部長劉世芳表示「有準備更安全」,今年防災日將模擬芮氏規模8.5強震引發海嘯來襲情境,藉之檢視預警應變、救援跟復原的能力。行政院秘書長張惇涵感謝消防、警察人員在危險最先鋒、保護人民的第一線,盼中央跟地方政府都能當警察消防人員的最強後盾。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