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精選|方濟各就任12年把教會帶向世界 生前任命80%樞機選舉人 【編譯張翠蘭/綜合外電】天主教會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4月21日突然辭世,享壽88歲,26日在逾25萬人送行下安息羅馬聖母大殿。這位被譽為「人民的教宗」上任12年,創下多項第一的紀錄,也「溫柔堅定」推動了教會多項改革,然而他的領導生涯也受到了批評。如今隨著方濟各安息主懷,教廷和眾人也面臨迫在眉睫的問題:天主教會在下一任教宗的領導下應該走向何方,是繼續改革,還是尋求回歸傳統價值。 2025/04/27 17:53 國際 寰宇要聞
台南13歲國中生送醫亡!母質疑遭霸凌餵毒 調查結果出爐 【記者古和純/台南報導】台南13歲國中生2月24日送醫不治,媽媽在網路貼文質疑孩子在校遭霸凌、餵毒,引發熱議。檢警上月3日於台南市立殯儀館相驗解剖,而驗屍報告今天曝光,該生毛髮、血液、尿液檢驗均無毒品反應,死因為病毒感染導致心肌炎及心臟衰竭死亡;至於霸凌疑雲,台南市教育局表示,霸凌調查小組已於8日完成調查,確認霸凌案不成立。 2025/04/24 19:58 社會 突發現場 地方大小事
日本天皇唯一親臨觀戰!「天覽試合」阪神虎先發投手辭世 享壽90歲 【記者陳雍仁/綜合報導】日職歷史上唯一1場「天覽試合」比賽,當時阪神隊的先發投手小山正明18日驚傳因急性心臟衰竭在東京辭世,享壽90歲。 2025/04/24 16:38 體育 野球天地
有片|賴清德悼念教宗方濟各 追思憶「神壇棄嬰賴吉男」和天主教淵源 【記者施智齡/台北報導】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21日因腦中風昏迷和心臟衰竭逝世,享壽88歲,預定當地時間26日於聖伯多祿大教堂舉辦葬禮彌撒,我外交部已向教廷提出,爭取總統賴清德親自出席,而賴今早先至設於天主教台北總主教公署的教宗靈堂追思,並私下向教會人員分享一段小故事,擔任台南市長期間一名男嬰被遺棄在神壇下,他將之取名為「賴吉男」,男嬰後來順利被收養。現場媒體喊話詢問,是否會親自前往教廷?亦或派副總統蕭美琴去?賴清德均未回應。 2025/04/23 12:40 政治 黨政要聞
賴清德親赴教宗喪禮?外交部曝很快宣布 「沒有排除任何可能性」 【記者蘇柏銓/台北報導】梵蒂岡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21日因腦中風昏迷和心臟衰竭逝世,享壽88歲,並將於台灣時間26日舉行喪禮。由於教廷是我國在歐洲唯一的邦交國,外界關注總統賴清德是否將親赴羅馬致哀。對此,外交部次長陳明祺說,「沒有排除任何可能性,會盡所有努力」,但也說要跟教廷溝通,並稱「總統府很快就會宣布。」 2025/04/23 10:10 政治 國會攻防
教宗方濟各辭世 梵蒂岡公布死因:腦中風昏迷和心臟衰竭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羅馬天主教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周一(4/21)辭世,享壽88歲。梵蒂岡當局公布,方濟各的死因是腦中風導致昏迷和心臟衰竭。 2025/04/22 08:19 國際 寰宇要聞
人工瓣膜選擇不只看年齡!長庚考量4病因 手術成功關鍵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人工瓣膜選擇不再以65歲一刀切,長庚醫療團隊最新研究加入4種病因考量,不同病因有不同選擇策略是手術成功關鍵。62歲王先生罹患嚴重風濕性二尖瓣狹窄,考量他長期貧血且有胃潰瘍病史,若使用機械瓣膜需長期服用抗凝血劑,增加出血風險,最後選擇生物瓣膜,術後至今三年未發生出血或栓塞併發。 2025/04/17 11:16 生活 醫藥
台大創全球首例!「無缺血時間」心臟移植 全程跳動提高成功率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傳統心臟移植手術需將捐贈者心臟取出後放置於低溫保存液中,以減少代謝需求,但這段「缺血時間」可能影響心臟功能與移植成功率。台大醫院成功完成全球首例「無缺血時間」的心臟移植手術,透過持續灌流含氧血液,讓心臟在移植過程中保持跳動狀態,完全消除缺血時間,為全球移植醫學帶來嶄新視野。 2025/04/16 17:17 生活 醫藥
TANK成功心肝移植!常見遺傳心肌肥厚 台灣多開刀免換心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台灣男歌手TANK(呂建忠)患有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變,近日出席中國浙江某醫院記者會,宣布成功同時完成心肝移植。心臟權魏崢表示,同時移植兩個器官當然手術難度會增加,但主要困難在於同時配對到適合移植的心和肝,台灣約每300人就1人有肥厚型心肌病變,多數無需手術,台灣現在多開刀處理,幾乎免換心。 2025/04/08 13:50 生活 醫藥
腸病毒伊科11型重症增 台大醫示警:三月以下新生兒最危險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國內往年腸病毒重症多為71型或D68型,去年底開始伊科病毒11型重症病例增加,台大小兒感染科醫師表示,台灣很多年沒有流行伊科病毒,上次病例較多發生在2018年,現在孕齡婦女多數沒感染過伊科病毒,導致新生兒欠缺抗體保護,三個月以下嬰兒特別危險,容易侵犯腦、心、腎。 2025/03/25 18:37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