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知名詩人鄭愁予91歲病逝 東海大學:文化燈塔熄燈!將策畫紀念詩展

生活
2025/06/16 12:37
雙齊綝 文章
分享 分享 連結 APP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台灣現代詩人鄭愁予(本名:鄭文韜)經家屬證實,美國時間6月13日清晨因心臟衰竭逝世,享耆壽91歲。鄭愁予在台灣最後一份教職是東海大學,校方昨(15日)也發聲緬懷,將規劃相關紀念活動與詩作展覽。

台灣現代詩人鄭愁予辭世,享耆壽91歲。翻攝臉書「鄭愁予 Zheng Chouyu 」 zoomin
台灣現代詩人鄭愁予辭世,享耆壽91歲。翻攝臉書「鄭愁予 Zheng Chouyu 」

病逝美國耆壽91歲

中央社報導,詩人蕭蕭昨向中央社記者轉述鄭愁予弟媳婦林彩桂訊息,指鄭愁予在美國時間6月13日凌晨4時44分因心臟衰竭逝世。

戰亂童年詩成名

鄭愁予1933年12月4日山東濟南出生,1949年舉家來台,幼年歷經戰亂歲月,這段人生經歷深深影響其詩作風格與主題。他以〈錯誤〉詩作成名,其中「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的詩句廣為流傳,不僅被選入教科書,也被羅大佑、李泰祥等音樂人改編為歌曲,寫盡人間離散與鄉愁。

2017年鄭愁予出席台南誠品書店文學講堂。翻攝臉書「鄭愁予 Zheng Chouyu」 zoomin
2017年鄭愁予出席台南誠品書店文學講堂。翻攝臉書「鄭愁予 Zheng Chouyu」

早年創作多產出

鄭愁予自年輕時即展現詩才,1949年在台與同學創立「燕子社」,發行刊物《燕子》,並以筆名「青盧」自費出版詩集《草鞋與筏子》。大學期間,他持續發表詩作,如〈老水手〉、〈語海〉等。

1955年,在詩人紀弦鼓勵下出版台灣首部詩集《夢土上》,收錄〈錯誤〉、〈殘堡〉、〈賦別〉等名作;他在後記中寫道:「這篇後記就算是請柬吧,邀請朋友們蒞臨我的夢土上,越早越好。」

詩名遠播國際間

1967年,鄭愁予曾受邀赴美,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寫作計畫」(IWPG),足見其詩名國際流傳。他的創作融合古典意象與現代情感,詩句中常見文化深度與歷史回音,詩人蕭蕭指出,〈錯誤〉不只是情詩,更可從文化角度重新閱讀,展現其轉化個人鄉愁為文化鄉愁的能力。

2017年為東海大學「產學合作與人才培育中心」揭牌儀式而寫詩作。翻攝臉書「鄭愁予 Zheng Chouyu」
zoomin
2017年為東海大學「產學合作與人才培育中心」揭牌儀式而寫詩作。翻攝臉書「鄭愁予 Zheng Chouyu」

東海育才為在台最後教職

鄭愁予最後一份教職在東海大學,曾任駐校詩人與榮譽講座教授,長年居於校園宿舍,與學生促膝談詩、分享人生。他以溫潤語調與浪漫氣質,引導學生在日常中發掘詩意,讓詩歌走出象牙塔的啟蒙者。

校長:如文化燈塔熄燈

東海大學校長張國恩表示,鄭愁予是東海人文精神象徵之一,他以詩為筆,開啟世代青年對語言、對美、對生命的凝視與追問,他的離去,是一位文化燈塔的熄燈,更是一盞記憶長明的開始。鄭愁予2017年應校方邀請,現身全國大學博覽會攤位,為招生聚集人氣。

鄭愁予2017年應校方邀請,現身全國大學博覽會攤位,為招生聚集人氣。翻攝臉書「東海大學 Tunghai University」 zoomin
鄭愁予2017年應校方邀請,現身全國大學博覽會攤位,為招生聚集人氣。翻攝臉書「東海大學 Tunghai University」

詩人遠行留餘韻

東海大學已規劃相關紀念活動與詩作展覽,以延續鄭愁予對文學與教育的深遠貢獻。他筆下那句「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如今詩人遠行,卻早已在詩與土地間留下永恆足跡。

下載知新聞APP

⭐️ 即刻下載《知新聞》App!免費!

# 鄭愁予 # 詩人 # 東海大學 # 錯誤 #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 # 91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