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3疑點待查!農業部明啟動第二輪調查 不因滷肉飯解禁宰運

3疑點待查!農業部明啟動第二輪調查 不因滷肉飯解禁宰運

【記者陳怡文/台北報導】台中梧棲廚餘養豬場出現台灣首例非洲豬瘟,農業部長陳駿季曝仍有許多待釐清,包含屠體檢查死亡與化製數量有落差,場內2位獸醫角色仍無法釐清,廚餘監控未落實,明起起動第二輪精準調查,另外,因禁宰禁運長達15天,至11/6中午12時,不少店家停售滷肉飯等,強調不能因為消費者需要肉就貿然解禁,反而造成更大損失;衛福部長石崇良強調,已經通令各地地方衛生局開始增加市面上肉品來源稽查,販賣商都要出示進口輸入報單、本地要有屠宰證明。
因應非洲豬瘟疫情! 卓榮泰宣布:豬隻禁宰禁運「再延長10天」

因應非洲豬瘟疫情! 卓榮泰宣布:豬隻禁宰禁運「再延長10天」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6)日在非洲豬瘟前進應變所召開工作會議後表示,面對台中養豬場檢出非洲豬瘟病毒陽性反應,雖然第一波疫調顯示在潛伏期間未有太多異狀,但為了「守護產業跟守護食安」兩大原則,將採取更從嚴的防疫措施。卓榮泰宣布,根據專家會議的建議,全國豬隻禁運禁宰的時間將再延長10天,但會以5天為一個週期進行滾動式檢討,隨時擬定作戰計畫。
北竿沙灘驚見死亡海漂豬!岸巡啟動非洲豬瘟防疫應變 走私最高罰百萬

北竿沙灘驚見死亡海漂豬!岸巡啟動非洲豬瘟防疫應變 走私最高罰百萬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非洲豬瘟疫情疑現蹤台灣之際,馬祖北竿出現死亡漂流豬隻!海巡署今(24)日發布新聞稿指出,第10(馬祖)岸巡隊昨(23)日接獲通報,馬祖北竿芹壁村沙灘發現一隻疑似死亡豬隻。相關單位不敢大意,立即啟動非洲豬瘟防疫應變機制,並已完成死亡豬隻的焚燬與掩埋作業。
有片|海龜遭漁網纏住!高雄海巡隊即刻救援 助脫困重返大海

有片|海龜遭漁網纏住!高雄海巡隊即刻救援 助脫困重返大海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海巡署艦隊分署第五(高雄)海巡隊PP-10032艇今天上午執行海上巡邏勤務時,在高雄二港口外海發現一隻欖蠵龜的青少龜遭漁網纏住,情況危急,海巡人員見狀立即停俥,將海龜打撈上船,割除漁網後將狀況無虞的海龜野放。海巡呼籲,若發現海龜受困或受傷,請立即撥打海巡署「118」報案專線通報,將派人即時前往處置。
現場圖輯|洪水如獸 馬太鞍幸福小鎮重傷

現場圖輯|洪水如獸 馬太鞍幸福小鎮重傷

【記者林林、曾伯愷/花蓮光復鄉報導】位於花東縱谷中段的花蓮縣光復鄉,是一座僅4千多戶、1萬人居住的山城,舊名「馬太鞍」,原住民、客家人和閩南人混居,是縱谷旅遊著名的寧靜小鎮之一。9月23日因山頂堰塞湖溢流爆發半世紀首見的洪災,6千萬噸大水破堤毀橋,夾雜泥沙的滾滾黑潮直衝光復鄉,數分鐘淹沒民宅,來不及逃到二樓的人,或僅是平房的家,全不幸遭黑泥無情吞噬。 《知新聞》記者挺進受創慘烈的光復鄉,一路進村,道路兩側盡是厚厚泥濘,採訪車一度陷入爛泥,差點無法前行。街頭滿是漂流車輛,有的橫倒在電線杆旁,有的被擠壓在民宅牆邊。
有片|馬太鞍堰塞湖溢流17人失聯! 海巡署出動雷達+紅外線熱影像整合車協尋

有片|馬太鞍堰塞湖溢流17人失聯! 海巡署出動雷達+紅外線熱影像整合車協尋

【記者林志青/台北報導】受到強颱「樺加沙」外圍環流帶來驚人雨勢,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壩頂溢流,造成花蓮光復嚴重災情,根據中央災害應變中心統計,截至9/24下午4時,增至17死32傷、失聯降至17人。海巡署今天上午投入救災行列,出動8車33人前往花蓮災區,同時出動雷達及紅外線熱影像整合車及機動式紅外線熱影像車協尋失蹤民眾。
女子騎車上班自摔!墜旗山台29線排水溝漂流30多公里 今高屏溪出海口尋獲

女子騎車上班自摔!墜旗山台29線排水溝漂流30多公里 今高屏溪出海口尋獲

【記者王勇超/高雄報導】一名從事清潔工作的黃姓女子昨天清晨5時許,騎機車上班行經旗山區台29線73.7公里,疑因天雨路滑,自摔後墜落路旁水溝後失蹤。對向汽車駕駛看到倒地的機車仍發動,卻沒發現騎士,直覺有異報警處理。警方與消防人員持續搜尋,今天下午海巡人員在高屏溪出海口尋獲黃女遺體,黃母到殯儀館指認並由刑事局進行指紋比對,確認尋獲的就是黃女,後續將由林園分局辦理相驗。
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罹肺腺癌四期 柯煒林曝心聲:淚水在眼眶打轉

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罹肺腺癌四期 柯煒林曝心聲:淚水在眼眶打轉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曾主演台灣電影《破浪男女》、以電影《濁水漂流》入圍金馬獎最佳男配角的香港演員柯煒林,今(30)日突然在社群平台發文,震驚宣布自己確診罹患肺腺癌第四期,由於自今年5月開始持續咳嗽,服用抗生素無效後進行檢查才發現。儘管面對突如其來的噩耗,柯煒林仍展現堅強與樂觀,看到家人親友比他自己更難過,而他淚水雖然在眼眶打轉,卻表示「打慣逆境球」,強調將如常生活,直至病情明朗化才歸隊。林口長庚醫院肺腫瘤科主任柯皓文指出,肺腺癌有3大異常症狀須警覺,早期篩檢是存活關鍵!
載入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