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估5月、6月達高峰 20多歲女3年沒打疫苗重症進ICU 【記者王良博/台北報導】新冠疫情升溫!疾管署今(29)日表示,國內新冠就診人次已經連3週上升,評估國內新冠疫情將持續升溫,高峰落在5月或6月。另外,上週新增21例新冠併發重症本土病例及7例死亡病例,其中重症個案有一例為20多歲女性,無慢性病史,最近一次接種新冠疫苗已是3年前,目前入住加護病房治療。 2025/04/29 18:10 生活 醫藥
雙北麻疹群聚擴大!三重男吃飯中鏢 曾到2餐廳、運動中心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雙北市麻疹群聚感染新增一例本土確定病例,個案是新北市三重區27歲男,為先前確診個案到台中餐廳的接觸者,經衛生單位疫調,三重男可傳染期間曾於臺北市活動,包括4/18中午到西提牛排台北羅斯福店用餐一小時,4/19晚間到R9 coffee(百花台)用餐兩小時,提醒曾經與確診者足跡重疊者,請自主健康監測18天至5/7。 2025/04/26 10:29 生活 醫藥
台南13歲國中生送醫亡!母質疑遭霸凌餵毒 調查結果出爐 【記者古和純/台南報導】台南13歲國中生2月24日送醫不治,媽媽在網路貼文質疑孩子在校遭霸凌、餵毒,引發熱議。檢警上月3日於台南市立殯儀館相驗解剖,而驗屍報告今天曝光,該生毛髮、血液、尿液檢驗均無毒品反應,死因為病毒感染導致心肌炎及心臟衰竭死亡;至於霸凌疑雲,台南市教育局表示,霸凌調查小組已於8日完成調查,確認霸凌案不成立。 2025/04/24 19:58 社會 突發現場 地方大小事
屈公病疫情創18年新高!多來自印尼 關節痛到身體彎曲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今年國內屈公病確定病例創18年同期新高,疾病管制署表示,2025年截至目前累計11例境外移入屈公病病例,為2007年10月列入法定傳染病以來同期新高,感染地以印尼為多,與登革熱最大差異是會出現長期關節痛,「痛得將身體彎起來」,可持續數週至數月,甚至數年。 2025/04/22 16:12 生活 醫藥
雙北麻疹群聚!女子遊越南返國傳同事 接觸者235名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雙北市爆發麻疹群聚,國內上週新增1例境外移入及1例本土麻疹確定病例,源自一名20多歲女性跟團去越南峴港旅遊,返國7天後陸續出現發燒、咳嗽、嘔吐、出疹,就醫第四次才通報採檢確診,匡列154名接觸者,曾一起用餐的30多歲女同事在接觸後九天也確診,匡列接觸者81人。 2025/04/22 15:11 生活 醫藥
醫療機構又被駭!長慎醫院8萬病歷恐外洩 衛福部介入調查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桃園市中壢區長慎醫院於4月16日發出緊急公告,聲稱「因本院電腦系統異常,初診及現場暫停掛號」,現場作業隨即調整為人工叫號,醫師處方也改為手寫模式,並表示系統正全力搶修中。然而,這起看似單純的系統故障事件,經追查後竟是一起駭客攻擊事件,初步估計恐有超過8萬名病患的病歷資料外洩,再次敲響醫療機構資安警鐘。 2025/04/21 21:39 生活 醫藥
全球足壇哀悼!阿根廷傳奇門將「瘋子」動刀染肺炎不治 享壽80歲 【記者陳雍仁/綜合報導】阿根廷傳奇門將、前國家隊球星加蒂(Hugo Orlando Gatti)於當地時間週日離世,享壽80歲。加蒂是在2個月前因髖骨骨折住院,隨後不幸染上肺炎,併發腎臟、心臟問題,最終因健康惡化,家人最終決定拔管,結束他80年的足球璀璨人生。 2025/04/21 14:23 體育 大運動場
川普政府白宮新網頁上線 認定新冠肺炎COVID-19源頭為實驗室外洩 【記者陳力維/綜合報導】白宮今天(4/19)啟用新網頁,將實驗室外洩視為COVID-19疫情「真正」的源頭。華郵報導,儘管該理論已成為廣泛流傳的說法,來解釋這場導致逾100萬名美國人喪命的疫情,但情報圈對此說法仍意見分歧,許多病毒學家也反對。點進網頁,即可看到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走在實驗室外洩(Lab Leak)字樣中間的照片。 2025/04/19 15:13 國際 寰宇要聞
破解HPV迷思!沒性行為仍會感染 打疫苗不影響生育力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人類乳突病毒會引起多種癌症和菜花相關,疫苗最能有效預防,我國已提供國中女生公費接種,今年9月進一步納入國中男生,但民眾常因3個迷思而遲未接種,國民健康署提醒,即使沒有性行為,人類乳突病毒仍可透過皮膚、黏膜或體液接觸傳播,HPV疫苗不會影響生育力,建議把握免費接種機會。 2025/04/18 13:58 生活 醫藥
今夏新冠疫情恐再升溫 80萬人快打第二劑JN.1疫苗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2024年夏天全球迎來一波新冠疫情高峰,台灣的新冠死亡率甚至在7月攀升至全年最高點,顯示新冠病毒威脅不再侷限秋冬季節,專家預警,今年夏季可能再出現一波疫情,4月8日已開放三大族群接種第二劑JN.1新冠疫苗,預估6月底前約有80萬人符合接種資格,呼籲在疫情達高峰前建立足夠保護力。 2025/04/18 11:56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