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最悲情菜鳥!因傷報銷本季罹睪丸癌 切蛋化療恐害生育 【記者陳雍仁、林芳如/綜合報導】雷霆2024年第12順位的新秀大物托皮奇(Nikola Topic)堪稱是NBA最悲情菜鳥,上季才因膝蓋前十字韌帶撕裂整季報銷,本季又驚傳罹患睪丸癌,目前已開始接受化療,到目前為止1場NBA正式比賽都還沒打過。 2025/10/31 10:43 體育 籃球風雲
顏正國肺腺癌逝!「2類飲食習慣」快戒掉 營養師揭研究示警:助癌細胞狂長擴散 【記者於維奕/綜合報導】藝人顏正國昨(7日)天因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令演藝圈好友及影迷不捨。肺腺癌患者年輕化引起醫界注意,甚至不少病患不吸菸、無家族病史。營養師呂美寶表示,最新2025年3月《Nature Metabolism》權威期刊的一項研究,揭露「飲食」也可能是促進肺腺癌的幕後推手! 2025/10/08 17:40 生活 醫藥
藝人顏正國汪建民同日期病逝!肺腺癌年輕化 醫提醒3族群定期篩檢 藝人顏正國10/7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讓不少人相當震驚。其實演藝圈前輩「鐵頭哥」汪建民,也才在去年10/7同樣因肺腺癌離世,享壽56歲,且汪建民是前年11月被診斷出肺腺癌第四期,短短不到一年癌細胞侵蝕全身骨頭病逝,讓家人十分悲痛。醫師提醒,近20年開始出現不抽菸的肺腺癌患者,不少是女性,並有年輕化趨勢,建議三危險族群應定期檢查。 2025/10/07 20:50 生活 醫藥
諾貝爾生醫獎得主發現「免疫警察」調節性T細胞 為免疫治療開扇門!他和台灣有淵源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2025年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頒給三位美日學者,表彰他們發現具有「免疫警察」角色的調節性T細胞,以及掌控其功能的「指揮」基因FoxP3,這項研究為整個免疫的領域開了一扇大門,可望替自體免疫疾病、癌症治療及器官移植等領域帶來新契機。其中,日本學者坂口志文多次來台進行學術交流,與台灣的免疫學領域淵源深遠。 2025/10/06 20:34 生活 醫藥
禾榮科首日上市搶下生技股王寶座 抽中一張賺17.6萬 【記者林巧雁/台北報導】專注於癌症精準治療領域的禾榮科技(7799)今日以承銷價600元正式上市掛牌交易,儘管今天台股大跌近200點,禾榮科卻逆勢上揚,最高來到776元,大漲近3成,上市首日展開蜜月行情,擠下保瑞成為新生技股王。如果中籤賣在最高價位可賺17.6萬元,市場也多了一家市值超過千億的公司。 2025/09/15 12:02 財經 股市基金
45歲男腹脹三天未排便 無法進食竟是5公分大腸癌阻塞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45歲蘇先生沒有家族病史,向來健康的他日前卻長達三天無排氣、排便,腹脹無法進食到急診就醫。電腦斷層檢查發現一顆5公分大腫瘤完全阻塞腸道,醫療團隊高度懷疑大腸癌,但腸阻塞無法施行大腸鏡檢查,與病人討論後安排手術切除腫瘤、周圍腸段及淋巴節,術後病理報告確定為大腸癌第三期且淋巴轉移,後續接受化學治療。 2025/09/03 11:01 生活 醫藥
興櫃股后新代9/5起公開申購 抽中1張現賺逾30萬元 【財經中心/台北報導】近期又有兩檔高價股將進行上市前的公開申購,其中禾榮科(7799)明天起開始申購,每股價格600元,中籤者1張可賺24萬元;至於興櫃股后新代(7750)將於周五進行申購,每股價格更達630元,抽中1張可賺逾30萬元。 2025/09/02 17:45 財經 股市基金
澱粉不足危害大!蛋白質流失、情緒不穩 醣類應占總熱量5成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許多癌症病人和減重者常認為澱粉會導致肥胖、癌細胞擴散,營養師澄清,不該把澱粉視為敵人,而是要有策略地選擇「非精製澱粉」,建議癌症患者與一般人攝取醣類應佔總熱量的 45%~55%。醣類攝取不足會影響身體修復與免疫功能,還可能干擾內分泌,造成情緒不穩與代謝失衡。 2025/08/30 12:13 生活 醫藥
癌症登月計畫揪早期肺癌隱形殺手 中研院揭「類晚期」高風險族群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疾病復發是早期癌症患者最深的恐懼,一項由中研院領導的「癌症登月計畫」將帶來曙光,這項全球最大規模的肺腺癌蛋白基因體研究中,發現東西方、男女的肺癌成因大不相同,尤其亞洲女性的風險因子更與飲食習慣密切相關;也找出預後極差的早期「類晚期」高風險族群,更開發出準確率高達85%的「四蛋白」檢測工具原型,有望在未來2-3年內應用於臨床。 2025/08/20 16:27 生活 醫藥
肺腺癌康復者告白! 陳建仁親揭抗癌心路:聽到「這句話」嚇一跳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我用病人還有感恩者的身分來參加。」這道盡了前副總統、中央研究院院士陳建仁,對這項重大研究的深刻情感。身為肺癌康復者的他深知,沒有什麼比「復發的恐懼」更折磨早期患者。如今,由台美合作的全球最大規模「癌症登月計畫」終於給出了答案:研究團隊不僅找出東西方致癌因子的差異,更發現了極易復發的「類晚期」高風險亞型,並開發出高準確度檢測工具。這項登上頂尖期刊《癌細胞》(Cancer Cell)的成果,將為無數病友帶來希望。 2025/08/20 12:41 生活 醫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