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攝護腺發炎指數略高拖4年 「睪丸緊緊」已癌細胞擴散全身

攝護腺發炎指數略高拖4年 「睪丸緊緊」已癌細胞擴散全身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蔡先生在55歲那年健檢發現攝護腺發炎指數(PSA)略高正常值, 卻不當一會事,4年後感覺睪丸緊緊已是攝護腺癌第四期,癌細胞擴散至肝肺。美國推行PSA檢查多年,成功將攝護腺癌第4期確診率降至5%,台灣仍有3成患者確診時已是晚期,50歲以上定期篩檢PSA是提升存活率的關鍵。
胃切一半還藏癌!八旬嬤停藥竟中鏢 醫曝復發關鍵「千萬別自行停藥」

胃切一半還藏癌!八旬嬤停藥竟中鏢 醫曝復發關鍵「千萬別自行停藥」

【記者王煌忠/台中報導】台中一名八旬婦人因上腹部悶痛,原以為只是胃不舒服,連吃一個月胃藥未見改善,家屬警覺異常帶她就醫,竟確診二期胃腺癌。她接受半胃切除手術並持續口服化療,原本恢復情況良好,未料不到一年,回診竟又在殘留的胃部發現癌細胞,診斷為「殘胃癌」,追問之下才得知她因不耐副作用自行停藥,所幸經重新調整化療,目前病況穩定恢復中。
腳拇指瘀黑擴大竟是癌!翁截肢保命 7症狀小心黑色素瘤

腳拇指瘀黑擴大竟是癌!翁截肢保命 7症狀小心黑色素瘤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76歲林先生五個月前發現右腳大拇指有一小塊深黑色痕跡,原以為是先前兩次意外撞傷所致的瘀血,但一個月前黑色痕跡擴大,到診所就醫也以為是瘀青未散,所幸女兒警覺,勸父親去大醫院尋求第二意見,結果經皮膚鏡、皮膚切片病理檢查,確診為肢端黑色素瘤,截肢避免轉移爭取存活機會。
最惡乳癌治療曙光! 國衛院攜手清大開發新藥、拼5年內上市

最惡乳癌治療曙光! 國衛院攜手清大開發新藥、拼5年內上市

【記者賴昀岫/台北報導】乳癌長年高居女性癌症之首,其中三陰性乳癌更被認為是「最惡性」,復發率是一般乳癌的3倍,患者常因多重抗藥性,陷入無藥可醫的困境。所幸國衛院攜手清華大學開發標靶新藥,有望在5年內取得上市,甚至有成為卵巢癌等其他婦癌治療藥的潛力。這項研究將於今年8月,登上發育生物學排名第一名期刊《發育細胞》的封面文章。
花6年生雙胞胎竟罹乳癌!健保給付免疫治療 年省200萬

花6年生雙胞胎竟罹乳癌!健保給付免疫治療 年省200萬

【記者林芳如/台北報導】「我想活下來!」Amanda歷經6年人工生殖才獲得雙胞胎,沒想到孩子5歲多時,她被宣告罹患早期三陰性乳癌,為了陪伴孩子長大,毅然選擇自費200多萬元治療,但並非每位病友都能負擔新藥藥費,好消息是今年6月起,免疫藥物治療與PARP抑制劑正式納入早期三陰性乳癌的健保給付,每人可年省近200萬元,讓「希望」變得公平。
陳水扁公開切片報告!大腸瘜肉為管狀腺瘤 胃瘜肉切除畫面曝

陳水扁公開切片報告!大腸瘜肉為管狀腺瘤 胃瘜肉切除畫面曝

【記者陳亮諭/綜合報導】前總統陳水扁周一(16日)在臉書粉專貼出一張床榻照,他臥病在床、神情痛苦,自曝連日血便,醫師用胃鏡切除8顆瘜肉。切片報告18日出爐,陳水扁說,大腸瘜肉為管狀腺瘤,幸好小於1公分,後續定期追蹤,胃部8顆瘜肉為良性,他鬆了一口氣說「謝天謝地」感謝各界關懷。
AI助攻!MIT、哈佛精準預測細胞蛋白質定位 癌症診斷與新藥研發添利器

AI助攻!MIT、哈佛精準預測細胞蛋白質定位 癌症診斷與新藥研發添利器

【編譯黃惠瑜/綜合外電】蛋白質若在細胞中跑錯位置,恐引發癌症、阿茲海默症等多種疾病。然而,單一人類細胞內約有7萬種蛋白質與其變異體,科學家礙於每次實驗僅能檢測少數幾種,手動定位極其困難。如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研究團隊開發出全新的人工智慧(AI)技術,能精準預測人體細胞內幾乎所有蛋白質的位置,未來可望在疾病診斷與新藥開發上,帶來巨大幫助。
載入更多